.jpg)

三都政策的核心觀念在於區域的經濟效率考量,資源集中於北中南大都會,希望帶動各自區域的經濟發展,在這樣的效率化為大的觀念中,台灣的未來發展可能犧牲了什麼?忽略了什麼?在這次的升格審查中,雲嘉提出農業首都、台南提出歷史文化首都,均以不同角度切入台灣偏重經濟開發的區域發展觀念,到底除了工商都會的發展典範之外,台灣的都市發展還有其他可能?雲嘉、台南一定需要升格直轄市,才能有未來?日本京都、北海道、東北如何發展出他們的特色?以國土規劃的角度來看,三都十五縣是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還是扼殺了台灣的在地性?獨特性?

長期以來,台南市以「文化」作為都會發展的主軸,在文創發展的現代都會脈絡中,文化城市可以有什麼面貌?台南的守舊、創舊有什麼魅力?台南在台灣文化上的淵源,這種獨特性足以代表台灣整個發展的內涵,台南如何體現出台灣文化的味道?台南人和都市化的台灣人有什麼不一樣?台南要成為一個文化城市,政府應該要提出什麼資源與願景?以歷史、文化和精神作為城市的發展,可以讓台灣政府和城市的發展策略,有什麼省思?對於三都十五縣的規劃,有什麼反思?

.jpg)
.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