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看見府城未來 台南升格無望? 慢活古都創舊文化新意



紛擾半年的三都十五縣、行政區域重劃,這禮拜直轄市「改制審查會議」確認台北縣、台中縣市和高雄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台南縣市則暫擱由內政部稍後決定。從這次的直轄市升格議題中,統籌分配、資源不均等地方自治問題一一浮現,尤其更突顯了中央政府在考量國土規劃、區域發展上的價值取向問題。


三都政策的核心觀念在於區域的經濟效率考量,資源集中於北中南大都會,希望帶動各自區域的經濟發展,在這樣的效率化為大的觀念中,台灣的未來發展可能犧牲了什麼?忽略了什麼?在這次的升格審查中,雲嘉提出農業首都、台南提出歷史文化首都,均以不同角度切入台灣偏重經濟開發的區域發展觀念,到底除了工商都會的發展典範之外,台灣的都市發展還有其他可能?雲嘉、台南一定需要升格直轄市,才能有未來?日本京都、北海道、東北如何發展出他們的特色?以國土規劃的角度來看,三都十五縣是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還是扼殺了台灣的在地性?獨特性?

長期以來,台南市以「文化」作為都會發展的主軸,在文創發展的現代都會脈絡中,文化城市可以有什麼面貌?台南的守舊、創舊有什麼魅力?台南在台灣文化上的淵源,這種獨特性足以代表台灣整個發展的內涵,台南如何體現出台灣文化的味道?台南人和都市化的台灣人有什麼不一樣?台南要成為一個文化城市,政府應該要提出什麼資源與願景?以歷史、文化和精神作為城市的發展,可以讓台灣政府和城市的發展策略,有什麼省思?對於三都十五縣的規劃,有什麼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