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5/05/27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嘉義大林點亮老戲院

嘉義大林是一個盛產稻米跟蘭花的地方,因此有米蘭小鎮之稱,早年大林是相當繁華的地方,戲院業相當發達,後來隨著工業、產業型態與人口外移影響下,使得老戲院一間一間的關閉,不過這些年,有一群熱愛家鄉的大林子弟,為找回大林人共有的回憶,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地方的美好,他們奔走串聯,努力推動老戲院活化再造,讓已經歇業熄燈超過20年的萬國戲院,重新點亮戲院的昔日風華

大林這幾年因為萬國戲院重新點燈,這地方也因此成為小鎮輕旅行的熱門地點,除了老戲院的娛樂文化之外,在火車站前的老街也很有看頭,包括有重新裝潢過,散發濃濃文青味的老眼鏡店,還有融入現代養生觀念的百年中藥店,這些其實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年輕子弟返鄉接班之後,所展現出來的新風貌。

嘉義大林除了老戲院和老街文化受到矚目之外,這些年也因為推廣綠色低碳生活,而受到國際肯定,成為台灣繼花蓮鳳林之後的第二座國際慢城認證。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fSlq31Mtp44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5/27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嘉義大林點亮老戲院



嘉義大林舊稱「大莆林」,森林茂密,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次大戰後,因為周邊三個軍營,再加上大林糖廠榮景,大林鎮上商業與娛樂事業蓬勃。時過境遷,小鎮固守農業,沒有其他轉型工業區的鄉鎮繁榮,但2012年大林子弟江明赫奔走促成,讓停業20年的萬國戲院重新點燈、播放電影,大林似乎找到新的發展的可能。

熱心的地方人士,與老街上二代三代接手家族事業的年輕老闆合作,每個月不定期推出小旅行行程,帶著旅人感受菜市場的人情趣味、體驗中藥老店的養生茶包DIY,也品味文青眼鏡行的年輕老闆,要把最好的服務留在家鄉的誠懇用心。遊客穿梭大林老街,也穿越大林不同年代的繁華榮景。

而當年錯過工業發展的班車,暫時沉寂的小鎮,現在更在綠色慢活的時代潮流下,重新有了發展機會。騎著單車,沿著糖廠五分車軌道改建的腳踏車道,沿途飽覽大林的田園美景,拜訪養蜂人家品嚐新鮮蜂蜜和花粉的滋味,在夜幕低垂時,還能走入竹林探訪保育類諸羅樹蛙。


本週五(5/27)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帶您來一趟嘉義大林小旅行,看小鎮春回,如何找到發展新亮點。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5/13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追尋南庄百年傳說

苗栗南庄有一個很特別的社區叫作東河,總面積大概有76平方公里,這裏目前居住了四百多戶,整個東河社區被群山環繞著,在飄著小雨的時候入山,您會發現整個社區因為雲霧飄緲,彷彿自己融入了一幅山水畫裏。

東河社區最早居住的是賽夏族,早期族人來這開墾時,發現這裏有很多蜜蜂,所以就將東河社區取名為WALO(瓦祿),而瓦祿的賽夏語是蜜蜂和糖的意思,後來在環境與人為因素下,這裏成為了賽夏、客家、泰雅三個族群文化並存,而這三個族群裏,泰雅族個性比較強悍、也比較排外,鄉間流傳著這麼一個觀念:要娶老婆不要娶泰雅族媳婦,因為泰雅媳婦都很兇。這觀念似乎也印證了泰雅族的個性,他們是如何與賽夏、客家和平共存在東河呢?這一集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就帶大家前進東河社區的鹿場部落和向天湖部落,從泰雅族與賽夏族的文化與生活習俗來了解他們。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nEhFf7RRhjc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5/13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追尋南庄百年傳說

苗栗南庄的東河,是個有四百多戶居民,被群山環繞的社區,當飄著小雨的時候入山,雲霧飄渺,彷彿走進一幅山水畫裡。

東河最早居住的是賽夏族,早期族人來這開墾時,發現這裏有很多蜜蜂,所以就取名為WALO(瓦祿),瓦祿的賽夏語是蜜蜂和糖的意思,後來在環境與人為因素下,這裏成了賽夏、客家、泰雅三個族群文化並存的地方,這一集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就帶大家前進東河的鹿場部落和向天湖部落,從泰雅族與賽夏族的文化與生活習俗來了解他們。

首先來到位於東河社區入口的瓦祿產業文化館,產業館的前身是老東河派出所,老人家說以前很多事都發生在這裏,很多事都必須在這邊處理,所以這棟建築物代表東河的文化,為延續老東河派出所的歷史意義及文化價值,在地居民自發性的修復成為現在所看到的瓦祿產業文化館。

第二站要帶大家進入神仙谷,也是知名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拍攝場景之一,河水滂沱的壯觀場面令人驚艷,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早期泰雅族稱之為死亡谷,為什麼? 跟著泰雅族領路人一起來掀開它神祕面紗。

第三站探訪的是鵝公髻步道,以前叫煤工步道,顧名思義就是煤礦工上工必走的路,早期除了礦產,這裡也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家都認為阿美族很會吃野菜,其實賽夏族人對於野菜的應用更甚於阿美族,不僅吃還將野菜分門別類甚至用於醫療上,現在賽夏族人發揮善用野菜的能力,將這裡復育成鵝公髻生態蕨類園區。

第四站來到向天湖部落,春冬之際的向天湖雲霧飄渺,就如同矮靈祭般為這裡增添一份神秘感,矮靈祭是賽夏族的重要祭儀,兩年一祭十年一大祭,今年適逢十年一大祭,賽夏族長老引領我們走進向天湖,從以前的矮靈祭場來了解矮靈祭的傳說與賽夏文化。5/13(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南部開講在地旅行,透過我們的鏡頭帶大家穿越東河,探索這片土地與人的故事,也看見泰雅與賽夏族人為文化傳承所做的努力。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5/06 南部開講-工業區土地閒置? 為何工廠還要搶農地?

在中國生產汽車踏墊,全球第三大的踏墊生產商聖州企業響應政府鮭魚返鄉投資打算將產業重心移回台灣,計劃在屏東內埔的龍泉地區投資設廠,購買14公頃農地,目前正申請變更為乙種工業用地,龍泉有豐沛的地下水源,好山好水也吸引啤酒廠在此設置,但因為聖州企業所生產的是以塑膠製品,引發當地居民強烈反對,憂心一旦設廠,可能會污染當地環境,破壞周遭農地的生態

長期以來,台灣都會區與工業區周遭的農地,因為缺乏政策的保護,早成為工廠與農田夾混的亂象,更不時有廢水廢棄物污染農田的問題,國內非法工廠數量高達六 七萬家,為數不少就位於優質的特定農業區

台商鮭魚返鄉投資台灣,卻買農地蓋工廠,全台工業區閒置土地高達686公頃為何還要跟農業搶地? 工業區用地閒置多,土地價格兩年飆漲兩倍,為什麼? 工業區變炒房工具? 去年經濟部打算規劃186個特定區讓這些農田裡的工廠能就地合法百頃特定農業區變工業地政府開倒車? 國土規劃法上路,防得了優良農田被工業鯨吞?

節目來賓: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黃名義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鄭安廷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fm-9J8RUHDA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5/06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工業區土地閒置? 為何工廠還要搶農地?

最近屏東出產啤酒的龍泉地區,因為一家鮭魚返鄉投資的台商買下14公頃農地要蓋工廠,引起屏科大學生和農民群起抗爭,別以為這是地方上的小新聞,它正是全台灣目前正在發生的新土地開發模式的縮影。

台商響應政府鮭魚返鄉回台投資,增加就業機會,理應歡迎都來不及,目前台商返鄉的意願的確也增加,一方面是中國沿海產業轉型,對傳產台商優惠大減,二來,台灣如果加入TPP,將是利多,但很多台商想回台買地時才發現,台灣這二年的閒置工業區,土地價格一點都沒有閒置,像屏東聖州企業面臨的就是,二年前一坪3萬元,漲到7.5萬元,工業區買不起,只好買農地申請變更,地方政府在招商增加就業機會的考量下形同默許,這樣的抗爭事件,在全台灣恐將越來越多。

全台灣目前閒置工業區土地高達686公頃,屏東更有上百公頃的閒置用地,政府號召台商返鄉,卻難以解決土地問題?媒合出問題?工業局清查工業區閒置地,列出前十大優先處理對象,經過了一年,有成效嗎?台商返台越來越多,該如何提供足夠的土地?避免再與農業爭地?台灣不只房市飆漲,連工業區也跟著暴漲?經濟景氣連續兩年大壞,土地怎麼還會漲?財團養地不投資生產、也不釋出,賺的比投資工廠更多? 政府打房打不到工業區?   

5/6(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國土規劃法防得了優良農地被工業鯨吞?

節目來賓: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黃名義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鄭安廷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4/29 南部開講-40年癌症地圖!中南部變癌症災區

攤開全台癌症地圖四十年來各區域癌症的變化,台北地區變得健康,中南部卻變癌症死亡率比例高的地區,1981年前大台北地區的癌症死亡率是全台最高,許多鄉鎮不是紅色就是紫色,但自從工廠遷出台北後,癌症死亡率相對於全台就開始減少了,不過中南部在這二十年間卻顯著惡化,不僅雲彰沿海一帶死亡率上升,甚至內陸的平地鄉鎮也從顯著低的健康區域,轉變成重癌症鄉鎮。

不少人喜歡吃黑鮪魚、鱈魚等深海魚,可以補充營養,包括DHA及不飽和脂肪酸,而人體暴露戴奧辛類化合物的途徑,有超過95%來自食物,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最近公布自2004年到2012年於傳統及超級市場進行各種食物採樣戴奧辛類化合物,並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9大類食品中,蟹類和大型深海魚類含有較高濃度的戴奧辛,其次為蛋白質類、家畜類及五穀根莖類,吃多了恐怕會造成皮膚 神經及內分泌病變等。

從癌症地圖看國人健康,中南部如何翻轉健康困境? 遠離戴奧辛,食物怎麼吃才健康? 面對環境疾病越來越惡化,政府未來該如何著手改善? 民眾該有什麼觀念?

節目來賓: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廖勇柏
弘光科大環境與安全衛生系教授 陳秀玲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 葉光芃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陳美霞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jw2ik6vLyfg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