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2/06/28-南部開講-能源從哪來?再生能源有效嗎?

節目來賓: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組長蘇金勝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高應大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 艾和昌



馬總統這個月全台趴趴走為台灣能源政策背書,要讓民眾了解台灣的能源現況與問題,這個禮拜高雄也舉辦「能源革命論壇」,希望了解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狀況,在石油逐漸耗損、oil peak可能來到的情況下,隨著而來的可能就是逐漸上漲的能源價格,將使得國際運輸、各國產業生產成本逐漸攀升,全球化的經濟模式受到考驗,新興能源與再生能源成為本世紀全球最重要的議題,國際現況與脈動為何?全球的能源發展將有什麼趨勢?美國開發頁岩氣有突破性發展,對於全球天然氣供應的影響為何?台灣能進口更便宜的天然氣?加拿大的油砂提煉技術、南北極和各海洋的石油探勘技術能紓解能源吃緊的問題?台灣能以不變應萬變?除了傳統能源的發展,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現行以鈾作為核能發電的方式應改變,這也不是唯一的核電方式;應該研發可以代替鈾,且對人體不會有影響的新核能發電方式,例如可抽取海水利用氫的核融合,比用風力、太陽能好」,抽取海水利用氫的核融合是什麼技術?還得等30年才能開發? 
全球競相發展再生能源,但是也懷疑再生能源能否補上傳統能源的缺口?到底太陽能、風電的不穩定性真的那麼高嗎?環保團體不停提出以太陽能取代核電,是否可行?台灣面積狹小,以近期風電的環境抗爭來看,要用太陽能、風電取代核電有一定的難度?再者太陽能和風電的發電效率遠遠不及核電,以目前在網路上最夯的比利時太陽能高速公路來看,發電量遠遠不及核電,再以台灣的電力需求來看,這兩項再生能源都很難成為台灣的主力發電?
除了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生質能可行嗎?可以多利用休耕地發展生質能?台灣有20萬公頃休耕地,可以製造多少生質能?生質能源的效益大嗎?目前屏東發展「篦麻」,能源生產效率比玉米、大豆還高?台灣其實有不少原生植物,很適合發展生質能?不過之前全球性的糧價大漲,除了氣候因素,也源自於作物轉利用生質能?生質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的配比,生質能的發展性如何?除了生質作物的發展,屏東近期也利用養豬場的沼氣希望進行發電,透過養豬場的廢棄物發電,發電效益如何?這類的廢棄物發電比生質作物要更有環保回收概念?就連垃圾也可以發電?
不少學者認為台灣的地熱、洋流具有發電潛力,事實如何?大自然的能量,都能轉換成電力?地熱、潮汐、洋流穩定度比太陽能、風電高?目前台灣的研究進度到哪?這些發電方式容易實現?在新核電未上路之前,這些多元性的替代能源,有辦法取代現行核電?核電仍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選項?

102/06/21-南部開講-畢業喊失業?企業喊缺工?青年就業大解析?!

節目來賓:
和春技術學院校長 黃營芳
104人力銀行南區營運長 于玲燕
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胡孟瑜
中山大學政經所教授 辛翠玲


進入六月畢業季,又是社會新鮮人面臨求職的挑戰,隨著青年失業率越來越高,畢業即失業幾乎成為新鮮人代名詞,連年超過4%,青年失業率更高達13%,排行亞洲冠軍,這還是扣除派遣、外包、非典型就業的數字,似乎年輕人就業越來越艱難。但是另一方面,近來媒體不停釋出全台的缺工危機,主計處統計的缺工人數逾23萬,企業界大嘆找不到人手,訂單接了也吃不下來。到底台灣的就業市場發生什麼問題?缺工與失業各走極端,無法核配?就市場經濟的供需邏輯而言,若工人供過於求,不免會降價以求;反之則帶動薪資上漲,但台灣勞動市場卻陷入缺工和失業並存的怪現象?
















輿論經常怪罪年輕人不願從事基層勞動,指責他們怕吃苦不學技術?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要檢討為什麼沒有合適的工作得以承接日漸普遍的高學歷人力?台灣製造業為什麼還在低技術、高勞力、重體力的初級產業裡打轉,無以昇級?產業習慣以代工、低利潤的方式與國際競爭,相對而言就是拿台灣的勞工血汗做為壓低成本的代價?另外政府力推高教體系應該要成為企業的職前訓練所,這樣的概念合理嗎?產學合作為什麼不以培養人才為核心,而淪為免費的職前訓練所?為什麼經濟政策只片面討好資方需求,卻未考量年輕人與勞動者的職涯發展?






























從供需理論看,「缺工」應提高薪資才找得到人,但在雇主高喊月薪三萬「等無人」的情況下,又讓大眾認為此乃大學教育普及所致。因為年輕人價值觀改變,自認學歷高不願從事基層勞動。不過,解構雇主口中的薪資內涵,三萬元的所得可能是底薪加津貼,再加超時工作的結果?低薪造就血汗工作環境?政府如何透過政策保障勞工權益?也保障薪資下限?長期凍薪的社會,不僅因消費壓縮而抑制經濟成長,連帶流失人才?凍薪對台灣未來實在不好?

面對未來求職挑戰,年輕人該如何準備?企業越來越重視經驗與實務,年輕人要如何準備?要有什麼態度?學校與企業之間該如何合作?近年政府把學校當作職前訓練所,這種方式恰當嗎?技職科大與學術大學的功能應該分的更清楚?如果現在還在學的孩子,應該更積極規劃自己的未來?不妨早一點進入職場?






102/06/21-南部開講節目預告



青年求職悶?畢業喊失業?企業喊缺工?

南部開講的粉絲朋友們,今晚8點,公視13頻道,將在節目中與大家討論「邁向職場 該做好什麼準備? 台灣青年就業大解析?」,敬請準時收看,別錯過精彩的內容喔!!

節目來賓:
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胡孟瑀
104人力銀行南區營運長 于玲燕
和春技術學院校長 黃營芳
中山大學政經所教授 辛翠玲

102/06/14南部開講-在地旅行系列-來去牡丹學做排灣人

偏鄉教育資源缺乏,長久以來一直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因為無法解決而造成城鄉落差,在無法解決的狀況下不如自我創造機會,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的高士國小就是在這樣無解的狀況下,將廢棄校舍改變成旅人學苑,提供旅人一個舒適的住宿環境,希望藉由旅人的到訪和經驗的分享,讓學校的小朋友,從旅人眼中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如今旅人您是我的眼這階段已經完成,接下來他們希望將部落文化和產業利用之前所學的知識介紹給來部落的旅人,他們稱這個任務叫我是您的眼,這樣由學校和部落的結合創造了偏鄉的能見機會,南部開講這一集的在地旅行系列實地跟著一組旅人家庭前進高士國小學做排灣人,透過我們的鏡頭來了解這個偏鄉的奇蹟。




102/06/07-南部開講-端午食品安全體檢?!添加物知多少?

節目來賓: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
高雄榮總營養室主任 李義川
法式餐廳主廚 簡天才



黑心澱粉、黑心醬油、過期防腐劑,就連端午包粽需要的菜脯也傳出添加過量防腐劑,食品安全造成近日台灣人心惶惶,難以信任加工食品。端午節又快到,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沾甜辣醬,面對端午節各式各樣的加工食物,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粽子也會添加化學藥劑?粽葉太綠,聞起來有淡淡的硫磺味,代表粽葉也加工過?中國曾傳出浸泡粽葉添加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氯化銅,可以讓粽葉更青綠?台灣也有作相關的食品檢查?粽子乾貨配料一堆,也可能有食品安全漏洞?蝦米色澤太紅?菜脯、榨菜絲過白或有嗆味?鹹蛋黃也可能加工處理?鹼粽恐放入過多硼砂?業者為了讓粽子看來更美味,食用更好吃,粽子也可能處處都有食品
安全風險?

















吃粽子要配番茄醬、甜辣醬,這類加工醬汁可能也有風險?甜辣醬通常會添加糯性澱粉,這和修飾澱粉有何不同?市售蕃茄醬用「著色劑」幫蕃茄糊上色,加入酸味劑,再利用「粘稠劑」製造黏稠感,做出「類蕃茄醬」?番茄醬裡添加物一堆,名字霧煞煞看不懂?濃縮番茄醬是用天然番茄製造的嗎?什麼是稀釋醋?高果糖玉米糖漿到處都可以看到,這和一般的糖類有什麼不同?玉米糖漿吃多了,對健康有什麼損害?洋蔥粉是什麼?很多食材上都看的到,洋蔥粉就等於是洋蔥嗎?各類調味料常標示天然香料,這又代表什麼?天然香料一定天然又健康?番茄醬的成份一堆,民眾如何有食用知識?雖然市售產品都經過政府檢驗掛保證,但民眾仍要有食品添加物的知識?面對那麼多的食品添加物,哪些最常見?如何生產製造?只要通過政府檢驗,食品級的添加物安全不會出問題,但是健康還是可能有風險?玉米糖漿含糖濃度高,容易產生肥胖?根據統計,每人每年吃掉食品添加物3.6公斤,若以一個上班族一天的飲食型態計算,每天大約吃下七、八十種。這些不知不覺中吃進的化學食品添加物就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常見的乳化劑(脂肪酸甘油脂)是什麼?土司、麵包、火腿中最常見?營養添加劑是什麼?吐司裡面有維生素A、D2?火腿裡有菸鹼醯胺?常見的食品防腐劑有去水醋酸、己二烯酸甲,這些會摻入化工添加物嗎?人工甘味劑也就是阿斯巴甜是許多甜食的添加物,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除了常見的食品添加物,蜜餞、糖果恐有違法的甘精、紅色二號?酸菜、黃蘿蔔可能有鹽基性芥黃?不論從健康或營養的角度來看,加工食品都不會是醫生、營養專家們推薦的食物,有什麼實際做法能保吃得安全?如何在家DIY遠離添加物?或與添加物安全共存?

102/06/01-南部開講-公視新聞與您面對面座談會


南部開講的好朋友們:公視新聞部將在台北、高雄、花蓮舉辦三場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座談會,所有新聞部的節目都會分場次與觀眾面對面,在高雄製播的「南部開講」也會參加,台北場是六月一日下午三點五十分到四點十分,地點在基泰國際研訓中心(台北市100中正區衡陽路51號3樓)。現在開始接受報名,相關資訊請連結 http://www.pts.org.tw/newsforum/

您的鼓勵是支持我們往前推進的動力,希望大家能來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