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梅雨季通過考驗了嗎? 路毀.橋斷.土石崩 下雨就成孤島 莫拉克災區脆弱超乎預期?


梅雨季節來臨,結構最完整的鋒面上禮拜抵達,一口氣在南投、嘉義、高雄降下200毫米的雨量,幾乎要達到土石流紅色警戒標準,使得八八風災後地質脆弱的阿里山、桃源、六龜和甲仙等山區多處發生坍方,災後便道和便橋不但緊急封閉,部分更是被溪水沖毀,居民再一次受困在部落,就像身在孤島一樣。

這次的累積雨量雖然只有莫拉克的十分之一,但是也在南部山區造成大小災情,一聽見雨聲,彷彿如臨大敵,脆弱的山區到底生了什麼重病?八八風災重創高雄縣山區,滅村、山崩,震撼景象餘悸猶存,莫拉克超大雨量,掃到山區遍體鱗傷,至今殘存後遺症?第一波的雨季才剛到,未來連綿的梅雨季可能對中南部山區造成更大的傷害?尤其國外研究團體推估,西太平洋年底恐轉為反聖嬰現象,秋冬颱風機率大增,數量也將比往年多上許多,八八災區的防救災,面臨嚴峻考驗?




尤其在八八過後,全國傾全力做好災區的復建與防備災,但是一場規模不大的梅雨鋒面來襲,橋照斷、路照毀,八八災區的復建工作通過考驗了嗎?這次也傳出屏東霧台有民眾失蹤的消息,山區的防備災措施真的過關了嗎?而且一場200公釐的豪雨,就造成山區那麼大的破壞,災區防災的警戒標準,是否需要調整?在颱風季節尚未來臨之前,我們可以做好什麼準備?


目前高屏溪的疏濬作業依舊慢如牛步,台東太麻里溪的堤防工程,上兩週才正式發包出去,那瑪夏的避難小屋現在也剛開始動工,經過九個多月的重建,備災防災的措施進度如何?雨季將來,山區國土又面臨考驗?不管是重大公共工程、山區民眾的身家安全,該如何保障?

來賓介紹
原鄉重建基金會董事長 戴明雄
氣象主播 李富城
台大土木系教授 李鴻源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宏宇
call out:莫拉克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 陳振川

環境教育立法 養出綠頭腦? 黃金十年 環保如何救台灣?


520就職兩週年前夕,馬總統拋出「六國論」,勾勒台灣未來黃金十年的願景,其中「環保救國」部分,總統強調以綠能打造低碳家園、節能減碳。他認為,環保的問題非常要命,如果極端氣候不斷出現,台灣真的會遭遇到無可迴避的大難。環境議題成為台灣未來十年的重要挑戰與轉機,立法院也將通過延宕十七年的《環境教育法》,希望透過立法宣誓政府對於環保的重視。


攸關台灣民眾環境觀念的新法《環境教育法》,將包括設置環境教育基金、環教人才的培育認證,並且規定高中以下學校和政府相關單位,每年都需要參加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並且要求違反環保法律之案件,必須參與一至八小時的環境講習,透過全民終身教育過程,推廣環保、永續發展的概念。雖然環教法立意良好,但該如何落實?過去九年一貫課程,已有環境課程設計,環教立法是否多此一舉?是否會增加學生課業壓力?尤其環境課題包羅萬象,如何在四個小時的課程設計內,提出應有的內涵?不流於形式?流於政令宣導?也不造成環教基金的浪費?而且成年的環境教育該如何做?僅有公務人員參與,能普遍落實國民的環境觀念?會不會又變成公務人員的時數認證?

但是環境教育應該落實在生活之中?四小時的課程能帶來多大的效益?環保署目前推出家電節能標章、省能車,可以讓民眾生活減碳有所本,但是重要的是生活觀念的改變,從食衣住行各方面,全民環境教育如何落實?

尤其在馬總統「環保救國」的宣誓下,除了環境教育的改善,環保署在節能減碳、綠能發展上也提出2020年的碳排放,減量至2005年的規模,並且在5年內,投入450億元,創造13萬人的就業機會。然而在環境趨勢的國家方向中,高污染產業發展、與環境衝突的問題依舊未解;國土規劃與相關立法也繼續拖延;政府面對減碳壓力,環境部門的位階難以提高,也遲遲難以向大企業著手;一邊做全民環境教育、鼓勵民眾節能減碳,但另一邊卻依舊無法對國土和產業政策,作全方位的檢討,台灣環境的黃金十年,真的有辦法達成?政府減碳的用心與堅持,真的有辦法落實?



來賓介紹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教授 葉欣誠
雲林華南國小校長 陳清圳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李根政

剷溼地拼經濟 國光石化vs.西海岸濕地 上兆投資要留?不留 如何兩全其美?

作家張曉風近日跪求馬英九總統,希望留下202兵工廠作為台北的綠肺,拒絕溼地被開發破壞,引起全國媒體注目。但是在重大開發與濕地保育之間的拉鋸拔河,202兵工廠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中部西海岸的沿海濕地,面臨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的開發威脅,石化產業的經濟效益與溼地保育,攻防戰正熱,可能兩全其美?





被政府視為重大投資案的國光石化,定址於彰化大城和芳苑的海岸線,是台灣少見的大型濕地。目前國光石化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環評程序,上禮拜也傳出因為環評遲遲未能過關,歷經四年四個月,恐影響設廠進度,以至於部分民股投資打算退出,逼得吳敦義院長親上火線,允諾六月前環評一定能有結論,讓國光石化能落腳彰化。

從1994年國光石化選址嘉義鰲鼓溼地、2003年選定離島工業區,到2008年正式落址彰化大城,環保團體就以濕地和海岸保育,做為對抗大型工業區開發的主要議題。雖然國光石化能為當地提供上萬工作機會,不過,當地農漁民卻群起反對,擔心造成空氣、水源污染,影響當地農漁生計。尤其大城和芳苑溼地的潮間帶,寬度約五到六公里,這樣大面積的溼地足以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是台灣少數的大型濕地,不只生態豐富,還是濁水溪重要的淨水系統。

溼地和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過度地帶,也有調節洪流、補助地下水、淨化水質的功能。在全台各地紛紛復育溼地、建設人工濕地的同時,彰化西海岸這片大型濕地,該保留?還是為了石化經濟,變成石化專業區?我們該如何選擇?政府在產業發展的策略中,該如何省思石化工業所帶來的利與弊?在未來綠色經濟的思潮裡,溼地保育、工業開發與地方經濟,如何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播出時間:5月16日(日) PM 19:00-20:00(Live)

剷溼地拼經濟 國光石化vs.西海岸濕地 上兆投資要留?不留 如何兩全其美?


作家張曉風近日跪求馬英九總統,希望留下202兵工廠作為台北的綠肺,拒絕溼地被開發破壞,引起全國媒體注目。但是在重大開發與濕地保育之間的拉鋸拔河,202兵工廠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中部西海岸的沿海濕地,面臨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的開發威脅,石化產業的經濟效益與溼地保育,攻防戰正熱,可能兩全其美?


被政府視為重大投資案的國光石化,定址於彰化大城和芳苑的海岸線,是台灣少見的大型濕地。目前國光石化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環評程序,上禮拜也傳出因為環評遲遲未能過關,歷經四年四個月,恐影響設廠進度,以至於部分民股投資打算退出,逼得吳敦義院長親上火線,允諾六月前環評一定能有結論,讓國光石化能落腳彰化。

從1994年國光石化選址嘉義鰲鼓溼地、2003年選定離島工業區,到2008年正式落址彰化大城,環保團體就以濕地和海岸保育,做為對抗大型工業區開發的主要議題。雖然國光石化能為當地提供上萬工作機會,不過,當地農漁民卻群起反對,擔心造成空氣、水源污染,影響當地農漁生計。尤其大城和芳苑溼地的潮間帶,寬度約五到六公里,這樣大面積的溼地足以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是台灣少數的大型濕地,不只生態豐富,還是濁水溪重要的淨水系統。

溼地和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過度地帶,也有調節洪流、補助地下水、淨化水質的功能。在全台各地紛紛復育溼地、建設人工濕地的同時,彰化西海岸這片大型濕地,該保留?還是為了石化經濟,變成石化專業區?我們該如何選擇?政府在產業發展的策略中,該如何省思石化工業所帶來的利與弊?在未來綠色經濟的思潮裡,溼地保育、工業開發與地方經濟,如何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播出時間:5月16日(日) PM 19:00-20:00(Live)

糧食戰爭一觸即發?! 缺糧?基改?肥胖? 糧食背後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台灣首度舉辦的亞太綠人大會,上禮拜在台北登場,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兩百五十位環保人士參與,要討論哥本哈根氣候協議後,亞太綠黨的下一步。重量級人物包括吐瓦魯總理葉雷米亞,以及印度環保運動先驅Shiva都親自出席,表達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的憂心。其中Shiva多年來,在印度協助農民對抗基因改造、跨國公司、與貿易自由化等勢力,以她為主角的紀錄片《牛糞傳奇》,更讓台灣看到全球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問題與危機。



隨著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台灣也越來越依賴糧食進口,但是我們對於全球的糧食體系,卻缺乏關心,尤其大型跨國企業控制下的糧食與食品工業,不只剝削農民、農村經濟,扭曲了農業生產過程,也讓消費者陷入食品安全的風險中。

根據聯合國統計,2009年全球每天挨餓的人口,首次超過10億人,缺糧會成為本世界重要的生存議題?暖化嚴重、水源缺乏,這些自然因素的改變,如何影響食物的供給?更荒謬的是,人類現在的糧食生產總量,遠遠超越歷史上的任何時刻,為什麼飢荒更加嚴重?相對於飢荒越來越嚴重,肥胖與過量飲食的超重人口,也超過13億人之多,是什麼問題,造成全球過胖與饑荒同步成長?

大型跨國企業認為飢荒嚴重,大力推廣新一波的綠色科技革命,也就是基改糧食的推廣。基改作物號稱可以抗蟲、抗除草劑、抗旱、抗寒,基改技術是糧食生產的救星?在印度、在巴西,基改真的帶來農民的幸福?在基礎糧食作物生長空間受到壓縮、極端氣候導致全球可耕作面積減少的情況下,透過基改技術,真的能提升糧食產量?躲在基改糧食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大豆、玉米這兩項大量使用基改的作物,從餐桌上的食材、飲料店的糖精、寵物飼料、肉類飼料一直到工業用品,看不見的大豆和玉米,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政府該如何管制?

超級市場的食品一籮筐,民眾看似有多樣的選擇性,但是是我們選擇食物?還是食物選擇我們?超市和食品公司形成了新的共犯結構?越來越多的糖、鹽、添加物,塑造了消費者的口味?也犧牲了人民的健康?面對糧食背後許許多多看不見的真相,消費者要有什麼意識?如何為自己的健康,做出選擇?面對龐大的糧食商業體系,我們的消費行為該如何調整?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如何建立城鄉、消費者與小農間的友善關係?






播出時間:5月9日(日) PM 19:00-20:00(Live)



來賓介紹
台大農藝系教授 郭華仁
綠農的家負責人 洪輝祥
綠黨發言人 潘翰聲
主婦聯盟常務理事 黃淑德


黑鮪觀光季開鑼 海洋物種2048年就要滅絕?


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今年邁入第十年,上禮拜「第一鮪」以每公斤六千元拍賣暖身,鮪魚季也將從五月二日持續到七月四日。黑鮪魚觀光季為屏東帶來上億產值,也讓漁民賺進大把鈔票,但是在全球海洋保育的趨勢中,大量捕撈使得黑鮪瀕臨衰滅危機,尤其以地中海的黑鮪最為嚴重,過去四十年,大西洋黑鮪數量銳減約四分之三,未來也可能被列為瀕臨絕種的魚類。

雖然台灣主要捕撈的太平洋黑鮪,目前並沒有列為絕種的危機,但是根據統計,全球海洋資源在過去50年,銳減三分之一,預計2048年,海洋物種大部份將會枯竭。東港年年舉辦黑鮪魚季,甚至由總統、行政院長帶頭邀請大家品嚐黑鮪魚,只講海鮮文化、不管海洋文化,影響所及,已經讓黑鮪魚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售價愈來愈高,還引發許多海上糾紛。面對未來的困境,東港的黑鮪魚觀光季今年熱鬧開始,未來又將如何開創新的機會?減少捕撈,增加養殖?轉向生態觀光?

「過漁」造成海洋浩劫,以後是否還能「年年有魚」?世上有至少十億人仰賴魚類為主要的動物營養來源,但七成五全球海域和內陸水域已呈過漁狀態,尤其地方政府不時打出鮪魚季、曼波魚季等活動旗幟,皆偏重海鮮文化的倡導,面對海洋資源枯竭與消費者享受廉價海鮮的結果,夾在中間的漁民,也不見得有利。學者建議要效法歐洲行之已久的「生態標章」認證,調查台灣的捕撈、養殖漁獲、產量變化,列出那些魚類不能吃,鼓勵消費者多吃在生態網底層、數量較多的魚類。

面對生態保育和漁民生計兩項課題,這中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台灣的漁業政策要如何調整?台灣漁村凋零是因為魚場枯竭嗎?反黑鮪魚祭,漁民、地方經濟怎麼辦?不只是黑鮪魚面臨生態浩劫,海狗、鯊魚、吻仔魚、曼波魚同樣都有類似問題?政府如何輔導漁民?也教育消費者?

來賓介紹
漁業署副署長 陳添壽
前屏東縣文化局局長 洪萬隆
海科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陳麗淑
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朱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