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0/05/20-南部開講-全台大缺水! 缺水要停灌 休耕又遇糧食危機 水荒vs.糧荒 台灣如何過難關?

來賓介紹
白河蓮農 薛弘明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 吳銘志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春雨遲遲不來,台灣面臨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在一片抗旱缺水聲中,建庫46年的白河水庫,上個月首度因為淤積停供用水,灌溉區內數千農民被迫休耕,蓮田也大量減少,白河農民在這一波的旱災中,可說是第一批受害者,只是,像白河這樣的場景,有可能會在台灣其他地方出現嗎?




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大旱大雨快變成常態,水資源不夠也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尤其農業減產更是首當其衝,糧食危機隨時拉警報。只是在缺水的情況下,調度農業用水供民生,甚至工業使用卻是各國政府最常使用的抗旱手段,缺水就停灌調撥其他使用,但是停灌卻又面臨糧荒的風險,水荒與糧荒連鎖反應,台灣該如何因應?農業用水該保障嗎?所有學者認為農水佔了全台水資源的七成,要解決水荒,應該要減少農業用水、農業需要轉型,但是台灣面對糧食供給不足,馬總統喊出要提高自給率,勢必又要增加農業水量,但是在缺水的難關前,台灣該如何解決水荒與糧荒的雙重威脅?





政府提出抗旱開源的總總方法,包括調度農業用水、水庫清淤、開發平地水庫、海水淡化、廢水回收、減少漏水等等,目前政府做到多少?如何能夠真正解決台灣的水源不足問題?而且這些水資源開發都需要耗費天價成本,政府如何能做到?調漲水價又成為難以迴避的問題,行政院一方面規劃差別費率,另一方面又擔心工業用水成本增加,水價該漲不該漲?今年缺水民氣可用?政府該放手漲水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