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05/08/26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嘉義小鎮文化漫遊

嘉義溪口,位在兩溪的匯流之處,舊名雙溪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小鎮,在清朝時期就已形成聚落,這裡也因為交通便利,是鄰近庄民市集之地,老街上還保有一段古樸風味的傳統街屋,溪口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村社會,同時它也是手工竹編重鎮,竹籠發展歷史悠久的天赦庄,手工竹籠是每一個天赦庄居民的生活記憶,後來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竹籠產業漸趨衰弱,為重振傳統竹編,近年他們致力將在地生產的竹簍編製,做創意發想,希望讓更多人可以瞭解社區的在地文化,進而保留即將失傳的竹編手藝,此外還要帶大家去踏訪一位擁有一身好手藝的佈景彩繪師傅,除了欣賞藝師創作外,還可以體驗彩繪DIY,讓對佈景彩繪有興趣的遊客,在玩學中認識神話色彩的民俗技藝。

嘉義朴子的舊名樸仔腳,相傳是配天宮的媽祖,當年來到樸樹下不肯離去而得名,朴子也因此成為圍繞著媽祖廟,而發展的聚落。這一集南部開講在地旅行要帶您來一趟嘉義小鎮文化漫遊,跟著在地文史工作者帶您細數溪口和朴子在地故事的歷史足跡,感受純樸小鎮之美

105/8/26影片已上傳,歡迎點閱【南部開講】線上連結
▶▶官網線上收看:http://ptssouth.blogspot.tw/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nSR3BCASJvc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105/08/26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嘉義小鎮文化漫遊

一般人對嘉義的印象,多半是阿里山的日出雲海小火車,或者是蚵仔海鮮豐美飽滿的海線漁村,但是山海之間,猶有風景。
溪口是不靠山不靠海的農鄉,雖然因為位在陸路交通的中繼站,早在清朝時期就有聚落,但至今仍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生活步調寧靜悠緩。跟著在地人的腳步,先走過溪東社區的老街,接著轉進天赦庄,見識竹編老師傅的手藝,重新思考在現代環保、友善環境的思潮下,竹編產業的新出路何在。另外也要造訪修復作公益用途的柴林腳王家古厝,以及陳明山師傅的布袋戲佈景工作室,老三合院傳遞的是農村分享互助的人情,佈景彩繪工作室則是揮灑亮麗的油彩,都是台灣傳統社會最美好的風景。
離開溪口之後,接著轉往朴子。朴子現在不靠海,但早年卻是依傍著朴子溪的河港起家,是嘉南平原貨運往來的重要港口,相當繁榮。商業榮景讓這裡成為台灣知名刺繡工藝重鎮之一,與艋舺、鹿港和安平齊名。居民普遍富裕也讓這裡的醫療文風鼎盛,留日第一代的西醫師就有41位之多。我們跟著在地文史工作者的腳步,追尋朴子的歷史足跡,造訪和小屋、日新醫院、東石郡役所和沐書坊等文資保存亮點,也走入尋常市井,探究庶民吃食生活,思索小鎮風華的時代意義。
敬請鎖定本週五(8/26)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嘉義小鎮文化漫遊,深度認識溪口和朴子。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105/08/12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高雄鳳山小漫遊

鳳山,在清朝統治初期就已設縣建城,是具有200多年歷史古城,因此這裡也形塑出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豐富的常民文化許多老字號店家隱藏在小巷弄中,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下,鳳山仍保留著許多寶貴的傳統技藝和舊時常民生活的樣貌,在鳯山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藝文工作者,為了這些逐漸佚失的文化能夠延續,他們以串連鳳山城傳統產業、街巷特色為主軸,並融入了新的創意方式及藝術,希望讓這些百工技藝跟文化重新被看見,同時他們還引進了駐村藝術家,要用料理來說在地的故事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OTgk29PoiOs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5/08/12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高雄鳳山小漫遊

鳳山,一座有200多年歷史的古城,過去台南被稱為府城,府城外的大台南稱為台灣縣、以北的嘉義稱為諸羅縣,以南的高雄,就是鳳山縣。那時鳳山縣的縣治中心就在今天的左營舊城,220年前林爽文事變,舊城被攻陷,縣城遷移到新城,也就是現在的鳳山,兩百多年的建城歷史,讓鳳山擁有豐富的常民文化和歷史遺跡,而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隱藏在大家印象裏、舊舊亂亂的巷弄和市集當中,正在時代洪流下,慢慢的被遺忘。

提起高雄,很多人都會說,高雄變美了。但這些年來,高雄為了環境綠美化,以及急於想擺脫工業都市的背景,具有城市紋理的舊街廓以及老建築,慢慢的被淹沒在綠美化的開發建設思維中,而鳳山許多歷史紋理就在這樣的思維中,逐漸的消失。

有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在地居民,發現了鳳山這些珍貴的文化底蘊,不捨它們在時代洪流下被淹沒,他們串連在一起,從田野調查、異業結盟、活化老建築、辦市集以及設計鳳山各種路線的小旅遊,為的就是想吸引人潮願意踏入鳳山,進而可以發現這些被遺忘的歷史紋理,最近他們也邀請了藝術家進駐,做的不是裝置藝術,而是和料理職人聯手,嘗試用創意料理說屬於鳳山在地的故事,當百工技藝遇上料理職人,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本週五(8/12)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將帶大家透過鏡頭一起去挖掘鳳山的美。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105/8/5 南部開講-徵地開發?公民反政府? 高雄不幸福?

高雄地區的公民團體最近罕見的串聯集結,「路過」高雄市長陳菊官邸,並嚴詞抨擊陳菊政府一連串徵地拆屋的開發行為,認為違反人民居住權。
歷年來的施政滿意度調查,陳菊市長幾乎穩居五星級首長,這樣的明星光環為何蒙上陰影? 公民運動為何延燒? 缺少對話? 政策不透明? 府會完全執政,議會變橡皮圖章? 監督力量蕩然無存? 台灣公民力量崛起,當民意透過代議員監督行政的功能都消失,公民團體該如何介入傳統的政治機制?

節目來賓: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助理教授 邱毓斌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 陳銘彬
台南市南瀛文化協會執行長 張文彬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P66vO-KIfbE
▶▶公視「+7服務」影音平台收看:http://vod7.pts.org.tw/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