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蘋果日報動起來! 新聞變動畫? 創意無限媒體革命? 羶色腥超擬真敗壞風氣?


動畫新聞將犯罪新聞的過程具象化,到底是新聞事實的探索?或是虛擬事實的赤裸展現?蘋果日報上週推出的動新聞,革新了平面新聞製播的技術與創意,也挑戰了新聞傳播的定義,尤其動新聞透過動畫繪製、戲劇手法,赤裸呈現犯罪事件的過程,血腥、暴力、刺激的擬真效果讓傳播學者、兒福團體紛紛跳出來,抗議此風不可長,要求NCC擋下新聞戲劇化的大門。



尷尬的是,動新聞上禮拜手機上線之後,第一時間NCC竟然說無法可辦;負責通路的中華電信認為「只能提供平台,不能拒絕」;台北市政府則說「機房在香港,無法可管」。一天之後,政府才紛紛改口電信法、兒少法和性騷擾防治條例有相關規定可以防治,台北市政府也立即開出50萬元的罰單,而NCC也要求中華電信應將動新聞下架。政府一日反覆的政策,一方面凸顯政府對於新媒體的不熟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長期以來對於羶色腥新聞的忽視。

尤其動新聞被視為蘋果日報電子化的市場試驗,透過新科技改變目前的媒體製播與流通的模式,帶給媒體產業的影響甚大,不管是內容上頻頻跨越新聞管制的界線,尤其在傳播技術和動畫使用上,更是突破創新台灣現有的媒體型態。雖然平面、電子媒體紛紛想跨入3G與網路市場,但是過去紛紛剎羽而歸,這次蘋果日報的新實驗,是否會改變台灣傳統媒體的傳播形態?也改變閱聽人看新聞的模式?再度衝擊台灣的媒體環境?

但是,原本期待能打破台灣僵化的媒體創意與生產習性,但是立意良好的技術突破,卻在一推出的「虐女」、「凶殺」等社會新聞,在內容上挑戰了新聞的定義,加上NCC對模糊新聞與戲劇界線的動畫新聞,至今不知道該如何定位。動畫作為新聞呈現方式存在太多爭議,國際主要媒體包括BCC、CNN都還沒採用,日本電視雖然動畫玩很凶,但仍未用在新聞。

長期以來媒體自律不嚴、政府執法不力,在商業利益的推動下,媒體環境越來越差,甚至被民眾認為是台灣亂源之一。面對動新聞事件,我們要如何思考台灣現實的媒體環境與風氣?法律真的管不到?是執法怠惰?或是法規跟不上新媒體的發展?而媒體本身的自律與新聞自由,界線在哪?對於社會新聞的報導,如何切中重點?動新聞誇大的動畫處理,反映出台灣新聞的未來趨勢?政府真的需要扮演主導者或干預者的角色?或是交由市場自由競爭?面對台灣越來越差的媒體素養,民眾是元兇?幫兇?受害者?公民力量要如何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