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04/01/16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茄萣生態旅遊新亮點

二仁溪,曾因燃燒廢五金,製造世紀巨毒戴奧辛,成為國內汙染最嚴重的河川,多年來,經過社區居民及環保團體的努力,現在已經有了不一樣的面貌,生態物種逐漸迴流居住,濕地遍布招潮蟹、彈塗魚,並且發展出生態旅遊,過去重度污染的二仁溪,如今已是河川保育的最佳教材,希望能藉著生態旅遊發展,讓世界看到二仁溪保育成效。

茄萣濕地,早年為鹽田,廢曬後逐漸轉為生態濕地,成了南台灣候鳥過冬的主要棲地之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黑面琵鷺,每年來這裡渡冬的黑面琵鷺數量,就佔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成為觀察黑面琵鷺及賞鳥的新亮點,但市政府現在又打算開路,闢建1-4號道路,將茄萣濕地一分為二,社區希望能保留濕地原有生態,發展生態觀光。

社區認為,一旦1-4號道路開發,勢必破壞黑面琵鷺的棲地,這樣值得嗎?如何讓候鳥棲地與在地居民交通需求間取得雙贏?生態和開發如何作選擇,政府和民間都需好好的來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