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介紹
高雄市環保局第五科科長 林燦銘
台達電文教基金會氣候變遷專案經理 張楊乾
坎恩會議青年代表團成員 張恩典
call out: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柳中明
call out: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 徐光蓉
在墨西哥坎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十六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六次締約國會議(COP16/CMP6),上禮拜結束為期兩周的議程,敲定《坎昆協議》。會議中通過工業國家負責轉移溫室氣體減排技術、成立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並且協助貧窮開發中國家調適氣候變遷,但是相關經費如何籌措?窮國是否能從綠色基金與技術轉移中,取得減碳的實際效用?仍有許多疑問?坎昆會議能走出哥本哈根的困境?全球的氣候合作,出現曙光?
從巴里島、哥本哈根就陷入談判僵局的減碳標準,在這次的坎昆會議,也沒有取得共識,會中雖然建議工業化國家以1990年為基準,未來十年內減排溫室氣體25%到40%,目前各工業化國家承諾的減排總量約只達16%,2020年全球的減碳標準,是否能達成?而且讓人擔憂去年哥本哈根會議被喻為地球最後的機會,最後卻未能成達共識,今年的坎昆有取得減碳的成效?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到期後,世界各國對於減碳標準,是否變成各行其是的國內政策?
尤其從巴里島、哥本哈根到今年的坎昆,氣候會議成為歐盟、美國(傘型集團)和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三方角力的場域,溫室氣體減量在這三股勢力中,為何爭議如此之大?中、美之間的爭紛,如何影響氣候會議的結論?窮國和富國之間的氣候戰役,不只是減量與適應問題?技術轉移與資金補助,窮國與富國之間能取得共識?而台灣在這三股勢力之間,該要有什麼態度?政府的氣候政策,該如何有所作為?而且氣候會議已經不單是環境問題,更牽扯入經濟、政治、外交等難題,面對全世界的氣候角力,台灣要如何找到定位?在適應、技術、資金等國際關心的面向中,台灣如何發揮自己的力量?
德國看守協會在會議前公布的減碳績效評比,台灣在全球57國當中名列第47,節能減碳的成果依舊不理想,不過台灣的氣候政策排名由第33名進步至第25名,但是民間的排名卻退步。從這項調查中,台灣的減碳政策出現什麼問題?為什麼政府政策評比進步,但是減碳成效以及民間的落實卻退步?台灣的減碳政策長期只是紙上談兵?僅止於環保宣言,但是在產業、交通等其他政策,卻沒有落實?尤其美國通過《清潔能源安全法案》,預定2020年開始徵收碳關稅,對台灣未來的貿易與產業將造成打擊?台灣未來的減碳政策,要如何因應?在五都選完之後,各城市爭相發展低碳經濟,以一個城市的力量,要如何提出低碳發展的願景?從高雄市過去的經驗,檢討台灣的減碳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