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幾年來,如同全世界的農業趨勢,台灣農業也日漸凋零,尤其人口外移使得產業青黃不接,台灣農業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什麼?雖然全球農業產值日漸萎縮,但是紐西蘭的奇異果、荷蘭的花卉、西班牙的畜牧,卻發展出一片天地,看到國外新農業的成功經驗,台灣發展精緻農業的方向,能找到農業的未來前景嗎?


但是在政府擘畫農業美好未來的同時,與農民最息息相關的農業產銷、農會壟斷的問題解決了嗎?如果生產的基本問題沒有改善,精緻農業計畫能有成效?尤其最近馬政府接連推出的農村再生計畫、兩岸ECFA協定等政策,也讓農民擔憂影響農業生產、農村文化以及台灣農產品的競爭威脅,在馬總統就職屆滿一週年期間,我們要如何看政府的農業政策?從農村再生、ECFA到精緻農業,政府為台灣的農業端出什麼政策?背後有什麼邏輯?對台灣農業的長久發展有什麼影響?台灣農業真的可以振興嗎?利益將落在少數企業?台灣小農們過去的困境能被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