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中國狂熱 燒得人民好焦慮!?

播出時間:
97年9月28日(日) PM 19:00-20:00(Live)


來賓介紹:
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執行長 - 羅世雄
台灣南社前副社長 - 郭峰淵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 - 辛翠玲
勞工紀錄片導演 - 羅興階

節目介紹:
馬總統520上台後,一連串的中國開放政策,包括陸資、陸客乃至於未來也要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希望可以靠中國救台灣的經濟。但是經濟還沒救成,兩岸政策的改弦易張:馬總統說兩岸主權建構在九二共識下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使得南部民眾越來越擔憂政府的親中路線,對於主權的過於軟化,是否會讓渡掉台灣的主體性。尤其這次的毒奶粉事件,政府對內政策混亂,對中國更是姿態過低不敢發出抗議,更是讓人疑慮馬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是否出了問題?

「到底靠中國,就可以救台灣嗎?救不了台灣反而賣掉了台灣?」這是南部人最焦慮的地方,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鬆綁,是為了要讓兩岸關係正常化,但是這個「正常化」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是台灣邁向全球競爭的基礎?一中市場、大中華生活圈的基礎?還是一個中國的基礎?這個問題,馬政府一直未明白說明,這也是最令人焦慮的部份。如果站在全球佈局的角度上,兩岸關係的鬆綁正常化是時勢之趨,不可避免,但是目前的兩岸開放成效有限,會不會只是台灣政府的一廂情願?除了兩岸開放之外,台灣的全球策略是什麼?如果是站在大中華生活圈的基礎上,馬政府這一連串的兩岸政策,如何在台灣的主體性上,達成區域合作的機會?目前政府的所有作為,有而中國的立場呢?

中國狂熱在全世界已經燒了十年之久,台灣應該要站在什麼位置去思考兩岸關係?用什麼態度去進行開放政策?台灣回歸是中國長久以來的政治目標,在兩岸的互動間,他們又是怎麼看台灣?不管中國是敵是友,在政治與經濟的微妙拉扯和競爭之間,台灣要向前走,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如何謀求最大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