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面對氣候災難 未來何在? 泡水?下陷?水上城市? 台灣沿海如何與水共生?




來賓介紹
台灣省養殖協會 前理事長 謝錦輝
農委會漁業署 簡任技正 繆自昌
成功大學工學院 副院長 游保杉
屏東縣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播出時間:9月13日(日) PM 19:00-20:00(Live)
重播時間:9月14日(一)AM 12:00-01:00

八八水災重創林邊、佳冬沿海村落,水淹兩層樓高,民眾苦不堪言,身家財產全泡在水裡,屏東作為養殖王國的美名毀於一旦,也再一次突顯出台灣西南沿海土地超限利用的老問題。在政府三十年前為改善沿海居民生活,鼓勵把沿海許多低窪與不適合稻作生產地區,改輔導從事水產養殖,就開始造成這片土地每年逐漸下沉的禍端。



三十年來,養殖漁業為台灣、也為漁民賺進大把的外匯,也讓窮困的漁村經濟獲得改善,但是產業快速發展,也帶來土地超限使用與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加上政府也缺乏良好的管制與輔導政策,自然而然,種下部份沿海區域地層下陷三公尺的悲劇,使得台灣沿海國土,每年都得面臨大水滅頂的困境。

西南沿海低窪地區的居民,不僅要忍受生命財產浸泡在汙水的痛苦,還要承受社會對水產養殖超抽地下水,是導致地層下陷主要原因的責難,這樣的結論,重覆出現在政府相關災害檢討報告的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這究竟代表著養殖漁民的執迷不悟咎由自取,還是政府官員的執政無能?

西南沿海的國土規劃以及未來在哪裡?災難過後,農委會馬上提高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並且要在101年恢復石斑魚既有養殖規模。到104年還要達到「產值倍增」,讓台灣持續擁有「石斑養殖王國」的「美譽」。倍增計畫底下的未來是什麼?這樣的重建方式可以符合西南沿海的國土復育方向?可以為沿海地區的民眾什麼樣的未來?是不是繼續地層下陷、把門前再墊高、然後,祈求下一次颱風不要來…

如今傷害已經造成,尤其在氣候變遷的趨勢下,每次的豪大雨都造成西南沿海國土淹沒在海平面下,連排除積水都極為困難,對於這些地區,政府是否要再盲目投下龐大的治水經費?面對地層下陷的事實,政府除了要找出所有造成地層下陷的原因,也必須對於目前的養殖漁業,提出未來發展的遠景與方向,更需要為這片國土上的人民,找到與水共存的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