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99/10/31 南部開講-強降雨成災? 與水同亡?與水共存? 面對極端氣候 房屋要改造?

來賓介紹
行政院南部辦公室執行長 羅世雄
高雄大學都建所 教授 曾梓峰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系 教授 丁徹士
成功大學防災中心副主任 賴文基



過去颱風豪雨常帶來台灣山區極端降雨,例如去年的莫拉克重創南部山區,除了山洪爆發造成下游災害,平原地區的損失都相對較少。但是今年從919凡那比的北高雄大淹水、924東北季風在基隆、汐止造成超大豪雨,一直到梅姬颱風在宜蘭創下新的降雨紀錄,接連的單點強降雨不但頻繁,雨量也驚人,更不限於山區,反而使平原地區的災害越來越嚴重。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平原地區單點式的極端大雨,勢必越來越嚴重,但是從高雄、基隆到宜蘭的經驗來看,台灣,準備好面對這類的極端氣候了嗎?

每次災難過後,政府與民間的檢討不斷,包括預報的準確度需要加強、政府緊急應變組織與能力必須提升、疏濬排洪的經費太少、滯洪工程也不夠等等。但是更需要深思的是,即使預報精準、防救災工作確實,但是不斷破紀錄的暴雨和淹水,卻是無可避免,防救災已非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所能面對,尤其人口密集的都市,滯洪區域少、人工鋪面多,再加上財產價值高,只要一次大雨,損失慘重,接連的經驗,政府的整體政策、都市規劃,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下,已經有新思維的典範轉移了嗎?

尤其近幾年在歐洲興起的「與水共存」治水觀念,台灣也喊了幾年,但是卻一直學不會?問題出在哪?工程容易學,但是精神不容易?歐洲認為治水得先治人,從民眾教育與溝通著手,台灣呢?淹水潛在區域該公布?治水計畫要讓民眾參與?未來的都市規劃民眾也有知的權利?從人治起,才能真正達成治水的功效?

人民要參與抗災、防災如何做起?私人地下室能當滯洪池?綠建築能改善雨水滲到地表?高腳屋、水上建築也能自救?改造房屋也能抗災?荷蘭、德國經驗如何將民間資源引入?如何讓民眾在食衣住行上,都能體認氣候環境帶來的改變?也學會與極端氣候共存?












99/10/24 南部開講-綠能玩假的?! 再生能源條例通過一年 太陽發電”零”?!

來賓介紹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組組長  蘇金勝
高應大研發處處長    艾和昌
台達電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張楊乾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李根政



這個禮拜,環保署長沈世宏重砲抨擊經濟部的綠能政策,他說,「跟德國比起來,我們的綠能政策根本是玩假的」。德國政府對於再生能源業者發電的申請案一律來者不拒,在台灣,不但限制發展總量,台電審核也重重關卡,沈世宏表示因為台電是全台最大的火力發電業者,根本無心推動再生能源。去年六月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鼓勵民間以太陽能、風力等方式發電,逐步拓展傳統火力或核能發電以外之替代能源。不過月初太陽光電業者聯名在各大報刊登廣告,指控政府推動再生能源不力,業者依法送件,但據報載三個多月下來,核准件數為零。業者也指出台電申請書厚達兩百五十頁、電表超貴、數戶併連所代表之自然人又有所得稅申報問題,種種設限,發展再生能源難上加難

雖然台電反駁業者指控,認為再生能源不穩定,不能取代傳統火力或核能,不該過度倚賴。而且太陽能發電效率有限,不切實際。再者,台灣抄德國的辦法只抄半套,補助再生能源的收購費率過高,但是一般電費很低,中間的差價太大,可能有圖利民間的問題,尤其現在再生能源的收購費率,是光電業者遊說施壓的結果,高於一般電價的五倍,非常不合理

業者認為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缺乏誠意,政府擔心收購價格過高,造成財政壓力,而台電作為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得面對利潤不符成本、對排擠本身發電來源等問題。一部以「節能減碳」、「改善台灣能源政策」的法律,本來希望透過多元發電,改善台灣的能源問題,為什麼卻製造出更多的問題?是因為官僚的執行不力?遊說立法的利益問題?或是政府不願意解決台灣能源政策的核心問題?尤其電力價格過低、特定產業單一價格收購,都造成政府財政與台電營利的問題?而台灣的能源,高度仰賴外國進口,再生能源是否能改善能源結構?政府和台電如何面對這些基本的問題?電價該調漲?能源稅該課徵?

環保署批評經濟部綠能政策出了問題,從再生能源發展的衝突中,我們要如何思考台灣的能源政策,出了什麼問題?在便宜的水電油價政策下,再生能源發展的機會何在?火力發電和再生能源的定位與能源策略為何?要發展再生能源,政府的百萬屋頂還行得通嗎?發電設備昂貴、申請不易、民眾如何投入再生能源的發展?面對節能減碳的趨勢,太陽能、電動車,生活也該有能源策略?










99/10/17 南部開講-凡那比重創來義 來義險成小林第二? 比莫拉克還嚴重?

來賓介紹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村長 洪嘉明
屏東縣副縣長 鍾佳濱
成大防災中心副主任 賴文基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 洪輝祥

去年莫拉克風災過後,重建會調查全台原住民部落,共計47個不安全以及15個部份不安全部落,這62個部落經過一年的重建,部分居民選擇住進永久屋,但多數民眾依舊選擇原地重建。今年颱風季未帶來強風豪雨,本以為這些部落能順利通過挑戰,但是上個月919的凡那比風災,除了造成大高雄平原地區淹水災情,更是重創屏東的來義山區,大批土石,沖入位在來社溪與內社溪匯流的來義村東部落,52戶房屋被溢堤的土石侵入,所幸村民早已撤離,才無人傷亡

去年八八災後大量的土石堆積來義河床,使得河床上升幾乎和東部落的路面同高,今年的凡那比又帶下大量的土石,幾乎將東部落埋了一樓高。來義東部落的地形、地質,為何如此脆弱?類似的地形環境,在台灣山區處處可見?來義東部落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未來在其他不安全部落,也可能在次發生?面對這樣環境特性,政府與當地民眾該如何防範?這一年來,水保局在東部落外興建土堤,抵擋大水,像這樣的防範措施,能保障這些不安全部落與居民的身家安全嗎?還是土石得要繼續清淤?才能保障安全?這次東部落在警察勸導撤村後,不至於釀成大難,遇雨則撤、遇風則逃,變成台灣山區民眾避災的最好選擇?

去年莫拉克災後的不安全部落調查,引起專家學者和原住民的對峙,學者建議不安全部落應該要有遷移的計畫,但是民眾認為根據在地經驗與傳統知識,大部分選擇留鄉重建。在這次凡那比重創來義東部落之後,不安全部落未來該何去何從?居民在地重建的理想是否破滅?之前不願遷村,現在遷村意願高?政府面對這些部落的未來安居問題,該如何提出政策?如果真該遷村,去年所面臨的所有遷村爭議,土地問題,都已解決?除了在地重建和遷村之外,有其他選項嗎?

而且這次東部落也面臨入住永久屋與是否適用莫拉克條例的問題,這些遭受莫拉克破壞的山區,未來面對災難的適應力勢必很低,一旦再次發生災難,莫拉克條例與相關補助,能夠協助他們嗎?永久屋政策能繼續辦理?而且距離莫拉克條例落日僅剩一年多時間,未來再有大型災難發生,重建資源要從哪裡來?面對大型氣候災難的頻率增高,台灣該提出災難基金、救助辦法、相關配套法令?長期的避難屋與安置機制勢在必行?而這些機制,在這次的來義東部落經驗,發現哪些不足?












石化遺毒後勁42年?! 環境全污染? 11萬人失業? 104年五輕該遷不遷?後勁未來何在

高雄作為政府建立的工業重鎮,從1968年一輕開始,就不斷興建大型石化工廠,其中一輕、二輕設在後勁的半屏山下,長期以來,工安、污染事件不斷,也讓當地居民長期處於環境災害、慢性疾病的威脅中。從1987年到1990年之間,政府決議要在後勁設立五輕,引起地方民眾抗議,而這次的抗爭也劃下台灣環保運動歷史的重要一刻,最後行政院與後勁地方居民達成協議,中油撥出15億作為敦親睦鄰基金,並簽署25年三階段搬遷保證:1991-1995年,停產7座工場、1996-2005年,停產11座工場,剩餘的工場,必須在2006年之後停止運轉(今年已停6座FCC廠)



眼看2015年五輕遷廠的期限越來越近,各方角力也越來越激烈,仁大工業區的業者,希望遷廠期限能再延後四年(以五輕1994年量產開始計算);經濟部也提出五輕一旦遷廠,會嚴重影響當地11萬人的工作權,也會危及台灣的石化業發展,加上五輕遷廠後的替代方案,包括大林蒲(煉油)和國光石化(50萬噸乙烯)的開發計畫還有變數,而中油員工也擔心遷廠後,會造成楠梓地區的產業空洞化;中油也在四年前提出「石化科技園區」的構想,希望能減緩五輕遷廠的進度。但是面對家園長期暴露在環境災害的風險,後勁居民依舊認為五輕應該在2015年9月22日停爐,政府要落實遷廠的承諾。

然而在經濟發展、政府承諾和環境保護等面向的思考中,五輕2015年該停不該停?要遷得遷去哪?石化做為許多工業的基礎原料,一個五輕停產,對國內的工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產能轉移的問題,政府解決了嗎?可能影響彰化環境的國光石化,該成為五輕的替代品嗎?過了20年,政府對於五輕遷廠的規劃、中油的遷廠計畫,進度走到哪裡?

尤其五輕遷廠,第一線影響到的員工權益,中油和鄰近石化產業勞工的工作權如何保障?這批勞工可能成為中高齡失業者,政府相關的輔導措施做了嗎?五輕作為北高雄重要的產業核心,一旦遷走,影響楠梓地區的產業?仁大工業區也會隨之凋敝?11萬的工作機會、上千億的產值,變成產業缺口?影響高雄的發展?中油規劃未來成立「楠梓科技園區」,這樣的轉型,能讓楠梓地區從重工業,轉型成新科技?即使五輕搬走了,250公頃的土地還是污染整治場址,需要長期監控,在高雄縣市合併之後,楠梓成為高雄地理中心,這塊土地該如何運用?如何把五輕遷廠的負面效益,降到最低?中央、地方、中油和民間,如何找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