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2017/12/29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向狼師說NO 如何讓校園遠離性侵陰影?

美國好萊塢今年因多位性騷擾或性侵的受害者挺身而出,讓全球掀起一股反性騷擾的風潮,受害女性甚至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長期被掩蓋的性侵或性騷擾情形也開始獲得重視,但今天我們想要呼籲大家重視的,是校園性侵的狀況,因為受害者是更為弱勢的學生。

根據衛福部統計,過去9年,國內共發生超過1700人因學校「師生關係」遭性侵的案例,平均每年約200人受害,校園竟然是性侵事件發生率最高的場所之一,非常不可思議,處理校園性侵事件,有什麼困難之處?訴訟曠日費時?受害者多半不敢聲張?受害者的保護與諮詢方式有待加強?從性騷擾防治法到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等立法,校園有越來越安全?防制機制哪裡出了問題?


今年四月中山女高爆發老師性騷擾學生的案件,九月學生抗議要求校方嚴正處理,引發大家討論,南部的國立某高中更嚴重,上半年連續遭舉報兩位老師有性騷擾和性侵學生的事件,但分處城鄉的兩校學生的反應卻不太一樣,中山女高學生站出來抗議,但南部卻很低調?對於狼師的處置,學校態度也有南北差異?學校的風氣和反權勢教育出問題?要從小教導學生反威權、重視自己的身體權?教育如何向下紮根? 12/29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如何幫學生撐起保護傘,讓校園遠離性侵的陰影?

節目來賓:
高雄市衛生局長  黃志中
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張萍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  吳惠玲
中正高工輔導教師 卓耕宇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22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看見彰化街區新魅力

彰化於西元1723年建縣,迄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彰化市是縣治所在。曾於台北從事行銷與旅遊業,六年前決定落葉歸根回到彰化老家的返鄉青年邱明憲,深感家鄉的文化資產被摧毀破壞,經歷了一次次參與反對老建築拆除的搶救行動當中,讓他體悟到,如果要保存文化資產,得先保留傳統生活,得先讓街區經濟活絡,於是他發揮多年的旅遊行銷經驗,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濃縮彰化特有元素發起在地的小旅行,他帶著旅人走訪街尾巷弄,體驗在地生活細節,從每個店家實際的生活裡,去認識這裡、理解彰化,現在已經小小的彰化市翻轉,由點到線到面串連起一條條旅遊潛力,從飲食型態、市場生活、信仰文化以及生態,作為旅行的節奏感,讓旅人們重新認識彰化這座城市不同的樣貌。南部開講這一趟在地小旅行,我們經由在地人帶領,帶您五感體驗在地最深層的文化風土,感受彰化的生活脈絡。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TFHto4j4hR4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22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 看見彰化街區新魅力

說起要去彰化小旅行,您腦海中浮現的地點是哪裡呢?可能大部份的人會說鹿港,但我們今天不到鹿港,而是要到彰化市!
從1723年清雍正元年彰化設縣開始,彰化市就是彰化縣的縣治所在,至今仍然是彰化縣人口最多的市鎮。在台北從事旅遊服務業超過十年的邱明憲,在2011年返鄉回到彰化市,在幾次參與老建築保存抗爭之後領悟到,文化資產的保存和街區生活息息相關。於是他發揮旅遊行銷專長,結合在地知識專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現在小小的彰化市已經有將近十條的小旅行路線,從飲食、文化到生態,全方位觀照,旅人玩得大呼過癮,原本說不出有什麼特色的彰化市,從此有了不一樣的風貌。
這是一群人試著翻轉一座小市鎮的故事!本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敬請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一起走訪彰化市,看見街區生活新魅力!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15 南部開講-中南部空汙越來越嚴重 政府束手無策?

最近中南部的空氣非常差,連日飽受空污之苦,多處空氣品質指標(AQI)都達到不健康的紅害等級,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今年11個月的統計,高屏地區空氣品質不良天數都超過1/3,尤其秋冬季節,更高達一半以上,中南部宛如置身在毒氣室,台灣空污日益嚴重,空氣污染物究竟從哪裡飄散來? 中南部空污失控誰造成?

為因應高雄冬天空品不良以及減少汽、機車交通運具的使用,高雄市政府最近也針對空污啟動幾項對策,祭出公共交通運輸免費搭乘三個月等措施,這真的能夠改善高雄空汙? 減少汙染的排放? 高雄是全台灣機車密度最高的區域,即使大眾運輸免費,但是要從機車轉換乘大眾運輸,免費就能改變大家的交通習慣? 秋冬季節禁止學校舉辦運動會,但是學校還是得上體育課或其他室外課,如何讓學生能免於暴露在戶外的空汙威脅? 面對如此嚴重惡化的空汙,中央與地方政府如何對症下藥杜絕汙染源,還給國人一個健康的呼吸權?

節目來賓:
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 鄭清山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總召 陳椒華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 楊澤民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王敏玲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oesugxa_qjY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15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中南部空汙越來越嚴重 政府束手無策?

歡迎光臨中南部毒氣室!

一到秋冬季節,中南部的空氣品質天天量出橘紅燈,人民的健康拉警報!到底中南部的空汙從哪來?政府如何能對症下藥?高雄市最近推出大眾運輸免費三個月、學校禁辦運動會等措施,這真的有效嗎?花兩億元作交通補貼,能減少移動汙染源的空汙?如何讓兩億元花在刀口上?

最近行政院要修法放寬空汙基金的分配,要把9.2億的空汙基金分配給各縣市,在地的汙染在地最清楚,這些錢高雄有什麼規劃?怎麼做才能讓眼前天天亮橘紅燈的空氣品質,馬上看得到改善的成效? 針對高屏地區嚴重汙染區域,政府必須進行長期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

從中火、麥寮到興達電廠,大型火力發電廠的空汙排放成為民眾的夢魘,燃煤電廠或工廠佔中南部空汙的比例很高?燃煤也是影響我們健康最大的殺手,工商界日前與賴清德聚會,提出解決空汙的問題,就是要重啟核電,我們只能煤電和核電當中選一個?能源轉型該如何進行?優先訂出明確的減煤時程與機制?先讓人民可以安心?面對煤炭對空汙造成傷害,政府該要有什麼具體宣誓?過去即使雲林通過禁燒生煤、彰化展延台化許可證,卻都遭受中央的抵制,中央地方如何分權?12/15(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汙染,民眾如何保護自己?

節目來賓:
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 鄭清山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總召 陳椒華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 楊澤民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王敏玲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8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金門戰地史蹟小旅行

位於前線戰地的金門,對許多曾經駐防金門服役的人來說,這裡是青春歲月中的一段印記,更是一生難以忘懷的軍旅回憶,在戰地政務解除後,找尋家的記憶也成了這些人對金門的一種嚮往,不過這幾年隨著觀光熱潮時代的更迭,金門也有了許多改變,究竟老兵心中家的樣貌也變了嗎? 這集南部開講在地小旅行,節目團隊跟著一群為戰地史蹟請命的人,回首去找尋當年老兵駐紮在這裡軍旅甘苦生活,也重新來看看今日的金門,老兵們對這塊充滿回憶的土地,家的味道還在不在?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91me7aCrOJU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8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 金門戰地史蹟小旅行

您能想像,不用怪手只靠一雙手在堅硬的花崗岩裡,鑿出一條規模大到可以停放小艦艇、還有醫療院所嗎?您能想像整天必須睡在用許多墓碑建造的坑道裡嗎?這是五六零年代軍管時期金門服役軍人的生活寫照,很苦也是很難忘懷的青春記憶,而這記憶也讓許多男性對重回金門嚮往不已。

身在台灣本島的我們,解嚴前除了言論受限以及保密防諜外,能否想像每天一到天黑,路上甚至家裡不能出現任何的光亮,學生時期不管男女,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把槍,還得編入自衛隊時時操演,一般居民還得面對單打雙不打的緊張時刻,這些就是五六零年代金門人的生活寫照。

金門在卸下戰地政務後,朝著觀光發展,這些記憶痕跡正在消失,以往的諸多不便與無奈,金門人銘記在心,卻從來不怨,反而正在與時間賽跑,希望能夠一點一滴的把這些痕跡紀錄與保留下來,不僅希望讓金門後代子孫知道,也希望讓世人透過這些戰地遺蹟,看見金門人這一段歷史過程,這一集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就帶大家跟著老兵以及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的人員,走訪太武山、古寧頭、翟山坑道、特約茶室、烈嶼的幾座碉堡營區等等,尋找老兵對家的記憶以及金門人過往的生活痕跡。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1 南部開講-農保沒職災保障? 農民安全誰來顧?

一般聽到職災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勞工,但農民其實也會有職業傷害,耕作時可能會被機具割傷刺傷、熱衰竭或噴灑農藥中毒等職災,漁民則是會因為長期在魚塭,被陽光反射,造成黃斑部病變,頻繁的勞動常導致工作傷害,但現行農保制度中,職災保險卻未將農民納入農業勞動者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傷病意外只能自力負擔醫藥費,無法如同勞工得到適當的職災相關補償
農民職災長期被忽視,政府推動友善新農業,鼓勵青年返鄉務農之際,如何建構農民職災保障機制? 如何營造安全的農業工作環境,保障農民的從業安全? 農民從事勞動常受到職業傷害,像是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從農過程中如何預防職災發生?         

節目來賓:
台南官田稻農  陳鴻偉
農傳媒記者  林慧貞
屏東縣勞工處處長  林德輝
義大醫院社區醫學部科主任  盧易呈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eStMB9Ftw30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2/1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農保沒職災保障? 農民安全誰來顧?

最近勞工抗爭一例一休,台灣的勞動權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大部分民眾不知道,台灣的農民才是最弱勢的一群,勞工受傷可以申請職災補助,但是農保卻沒有,根據世界勞工組織調查,農民工作傷害是其他行業的兩倍以上,在台灣可能更嚴重,但台灣卻沒有保障農民的職災風險。

屏東縣率全國之先,先修訂自治條例,對農民可以發放職災慰問金,這樣的發放內容,和勞保給付差別多大?要怎麼認定農民的職業災害?農業不像工業容易出現意外,大多是長期累積的傷痛,以醫師的專業來看,農民長期的職業災害如何判斷?屏東縣這項作法,也讓農委會明年要推動農民職災保險法可行方案,但是從財務上來看,農保的保費很低廉,一個月才78元,農保已經都破產了,要農委會編列經費給付,保費收入都不夠了,還能再多給發職災補助?

日本推動農民職災保障,主要在於前期的預防宣導,半年就宣導一次,每次長達三個月,讓農民可以提高安全意識, 美國特別架設網站,針對青年農民使用農機、農藥、粉塵環境等安全教育,提供安全守則。台灣在這部份的宣導,還有很大的空間。 12/1(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如何營造安全的農業工作環境讓老農工作有保障?青農可以安心返鄉務農?

節目來賓:
台南官田稻農  陳鴻偉
農傳媒記者  林慧貞
屏東縣勞工處處長  林德輝
義大醫院社區醫學部科主任  盧易呈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24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台南官田生態食農之旅

優美修長的尾羽,踮起腳尖輕盈地漫步於菱角葉間水雉,台灣珍貴稀有的保育類物種,牠們喜愛棲息在有浮葉性植物的水澤地上,菱角田是水雉覓食築巢的家園,水雉曾一度面臨瀕危,為保護珍稀的水雉,經過多年的保育,如今水雉鳥的復育成果豐碩,水雉是濕地的保護傘物種,保育水雉等同於保護水田生態系,近年來,友善社企鼓勵更多農友加入綠色保育耕作的行列,以有機友善耕作的方式種植,營造一個無毒的水田環境,使生態系能夠健康循環,這集南部開講要帶您到台南官田現採尚青的菱角、到地觀賞水雉,來一場與自然生態的食農教育小旅行從農業生產現場到農村生活體驗,瞭解菱角種植與水雉保育兩者共生共存的關聯性。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QTrEcKa0bKs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24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 台南官田生態食農之旅

時序入秋之後,就是官田菱角大出的季節!

台南的官田地區因為土質具有黏性,早年挖土燒磚,產生許多埤塘,逐漸發展出一期稻作、一期菱角這樣的耕作型態。水田溼地生態豐富,特別是鬚根綿密的菱角,水下有大量的水生昆蟲,這樣的環境正好適合二級保育鳥類水雉來覓食。本集節目將帶大家造訪「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認識菱角田與水雉相互依存的關係,還要下田採菱角、一起到農夫家旅行,從農業生產現場到農村生活體驗,透過台南官田的產業與文化,理解人與土地如何互相扶持依存。

本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敬請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來一趟台南官田生態食農教育之旅,一起欣賞水雉在菱角田凌波微步的美麗身影!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17南部開講-全民綠電屋頂 百萬太陽能屋頂能實現?

為解決缺電危機,政府規劃推動「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鼓勵所有的家戶在自家的屋頂上裝置太陽光電自發自用,希望提前在2020年達到300萬瓩(3GW)裝置容量的發電目標,不過,綠電補助政策卻大轉彎,從原先擬補助40%建置費,最後拍板將採取「政府零補助、住戶零出資」方向推動,設備、資金全部由太陽能廠商來投資,未來住戶出租屋頂給業者,廠商賣電的收入,須回饋一至二成的躉購費率給住戶。 政府取消補助,只靠躉購電價調漲,3年後要達到300萬瓩的發電量,政府的綠能屋頂政策,真的能達到全民參與的目標? 再生能源來得及補上用電缺口? 以這樣的政策方式,政府對於小型多元的屋頂發電,並沒有投入太大的資源,百萬太陽能屋頂能實現?

節目來賓:
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  黃鎮江
自主發電達人  賀茂林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蔡卉荀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IzHn1irZZ7Y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17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全民綠電屋頂 百萬太陽能屋頂能實現?

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推動「綠能屋頂 全民參與」方案,鼓勵家戶在屋頂裝置太陽能板,發電自用,希望在2025年達到發電300 萬瓩的目標。但行政院上禮拜公布新的補助方案,結果跌破各界眼鏡,從原先喊出補助五成,改為四成,最後竟然是零補助,租金設備全部業者負擔,住戶不用花一毛錢。綠電屋頂政策大轉彎,綠電目標能達成?

民眾的屋頂要發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屋頂租給廠商興建,然後收取1-2成的電價收入,但是業者認為,就算躉購電價調漲成6.4元,還是沒有太大誘因;另一種方式是民眾自己投資太陽能屋頂,以電價6.4元來看,回收期要拉長到十幾年,根本沒什麼誘因,政府的綠能屋頂大夢恐怕很難實現?

除了民宅屋頂,未來綠電屋頂要達標,很大部份來自農地,現在雲林、彰化很多農地都變成太陽能電場,是否本末倒置?農委會要遏制農地種電亂象,規定不適合農耕的區域才能種電,結果雲林縣調查不適合耕種面積,竟然倍數成長,亂象如何控管?台東也打算在知本濕地上設置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基地,如果未能妥善規劃,太陽能板將帶來生態風險?

綠電屋頂的規劃,未來三年社區型的太陽能屋頂要達到1400MW,需要許多住宅投入,民眾如何申請?違建變太陽能屋頂,能就地合法?太陽能屋頂要成功,除了靠躉購電價補貼,重點還是目前的供配電系統?公民電廠能否實現?什麼是公民電廠?透過公民電廠的實現,可以改變現行的綠電困境?11/17(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到處都要蓋太陽能,台灣辦得到? 再生能源政策該檢討?

節目來賓:
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  黃鎮江
自主發電達人  賀茂林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蔡卉荀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10 南部開講節目-在地旅行 金門小島唱遊小旅行

金門過去因位居國防戰略要地,歷經長達四十餘年的軍事時期,也因過重重的軍事管制,使得許多傳統聚落風貌與人文遺產因此被保留下來,返鄉青年王家三姊妹,有感於家鄉的美麗沒有被看見,因此發起了土豆音樂祭,音樂祭已邁入第四年,今年更加入了小島唱遊的概念透過音樂的活力與創意串起聚落的故事,在不同聚落間進行演出希望家鄉這片土地的美,能被更多人看到這一集南部開講在地旅行要帶您前進金門跟著音樂一起去旅行,深刻感受金門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情。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rI8VKHDnVG0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10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 金門小島唱遊小旅行

英國有愛丁堡藝術節、日本有里山里海的瀨戶內海和越後妻有藝術祭,這些知名的國際大型展演,初衷都是選擇用藝術讓人看見不為人知的角落,在台灣也有人默默在努力,就在國防邊境的金門,返鄉青年王家三姐妹創辦了土豆音樂祭,選擇用音樂串聯聚落,希望透過音樂讓故鄉的美麗可以被看見,這活動已經邁入第四年。
今年他們改變以往聚落定點舞台展演,結合客家歌手黃子軒與山平快的移動舞台方式,推出了小島唱遊,除了黃子軒與山平快,也找來中國北京的茉茉天空樂團,帶大家走唱進到國防最前線的烈嶼(小金門),以及金門本島的金湖鎮和珠山聚落,看看距離中國只有0.5公里的烈嶼,在一萬多名國民政府軍進駐後,如何改變小島的命運?看看兩岸人民同時行走在充滿反共標語的聚落裡,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複雜心境?看看當年邁的老阿嬤遇見搖滾樂時,音樂、居民、傳統聚落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這一集的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帶大家跟著土豆音樂祭,一起來重新看見金門。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1/3 南部開講-家裡變診所?居家醫療翻轉就醫模式?

台灣高齡社會來臨,老化及失能的病人指數攀高,醫療與長照的照護需求也隨之增加,為提供外出就醫不便的患者在家也能看診,衛福部推出到宅居家醫療服務,由醫護人員等專業人員親自到府為病患診療、開藥、健康諮詢等醫療服務。將醫療照護行為由醫院延伸到住家,讓病人在家也能得到全面性的醫療照護? 哪些人可以申請居家醫療? 台灣最常見到一堆老者擠在醫院等著看醫生,或是長期臥病占醫院床位,在宅醫療能翻轉台灣醫療現象? 醫療資源不足,居家醫療能解決城落差? 台灣如何落實居家醫療? 如何和長照體系整合?

節目來賓: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余尚儒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  王宏育
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黃繼賢









2017/11/3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家裡變診所?居家醫療翻轉就醫模式?

看醫生不用到醫院,家裡就可以變病房,在日本行之有年的在宅醫療,在台灣也可以實現嗎? 衛福部開始在推的居家醫療照護計劃走得下去嗎? 哪些人可以申請? 怎麼申請?

什麼是居家醫療?一般的病患可以在家裡看醫生,有呼吸器需求或安寧需求的病患也可以?居家醫療可以提供什麼醫療內容?對於偏鄉地區來說,居家醫療可以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對於高齡化的台灣來說,是未來的醫療趨勢?

居家醫療對台灣民眾來說,還是很陌生的辭彙,但其實已經有不少熱血醫師投入,但也有地區不敢宣傳這項福利,擔心病人多了後,參與的醫療院所有限,不敷所需,目前台灣只能仰賴醫師的熱血參與,制度上缺乏更大的誘因?以出診半天可看三到四個個案,但是相較於在醫院就能看幾十個病患,醫院投入的意願不高?現行給付制度如何變革?

台灣要推動居家醫療的成敗關鍵,在於民眾的觀念改變?在地老化以照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從治癒轉成照護,大部份的民眾能接受?居家醫療到安寧照護,社區化的照護對病患來說比較好?如果要申請居家醫療,家人和醫生要怎麼配合?11/3(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台灣居家醫療的先驅余尚儒醫師現身說法,在宅醫療可以翻轉台灣的就醫模式

節目來賓: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余尚儒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  王宏育
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黃繼賢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0/27 南部開講-看見苗栗鄉村產業與生活 (公館.苑裡)

最近天候逐漸涼爽,補氣養生的紅棗,是秋冬燉補不可或缺的食材,但一般市面上賣紅棗,大多來自進口,而台灣國產的紅棗,就只有在苗栗的公館,為紅棗的主要產地,在每年七、八月盛夏時,是紅棗的最佳黃金產期。
苗栗苑裡,在日治時期是帽蓆產業大鎮,後來藺草被塑膠取代,鄉村產業衰退,不過這幾年流行時尚又轉向追求自然素材,藺草似乎又找到新的發展機會,苑裡這個地方非常特別,在客家族群的圍繞下,是苗栗少數的閩南人聚落,早年閩、客與平埔原住民之間的互動,造就了當地獨特的產業與聚落發展。

這集節目的在地旅行,我們要帶您到苗栗的公館和苑裡走一走,循著穿龍圳的水流來認識社區、體驗採果樂,亦可品嚐現摘現吃的紅棗鮮果滋味,走訪在地職人,重新認識苑裡的藺草產業。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13S4feZEpUQ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7/10/27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看見苗栗鄉村產業與生活 (公館.苑裡)

秋冬進補少不了紅棗這一味!

紅棗在節氣「大暑」之後就進入產季,想要吃到有蘋果香氣的紅棗鮮果,就只有在七月底到八月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期間,而黃中帶紅的小果經過日曬會轉成暗紅色,香氣濃縮的紅棗乾可以儲存一整年!我們搶在短短一個多月的產季期間,來到台灣紅棗種植的起源地公館石墻社區,除了跟在地農民一起採果,也要深度走訪這個處處水聲淙淙的村落,一探水質清澈的穿龍圳如何深入居民生活。

節目接著轉到海線的苑裡。苑裡是苗栗少數的閩南聚落,三四百年前,福建同安移民從海岸上的土地公港登陸,這裡一度貿易鼎盛。而傳承自平埔族道卡斯族人手藝的藺草編織技術,後來更成為地方特色產業,日治時期大批帽蓆外銷到上海和日本,苑裡和房裡等聚落的大街上商號林立。

我們跟著返鄉年輕人組成的「苑裡掀海風」團隊,走訪在地職人,聽耆老說往事,重新認識當年餵養無數家庭的藺草產業,也思索鄉村的現代價值!

10/27(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敬請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一起走訪苗栗公館和苑裡,深度體驗在地產業與文化!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