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2/04/26-南部開講-全球地震頻傳 體檢台灣斷層?!

來賓介紹: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陳朝輝
中山大學海下所暨海物所教授 陳冠宇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副主任 賴文基


     
中國蘆山地震的救援工作尚在進行中,24日太平洋環火帶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又發生規模6.4的地震,21日同樣在環火帶的日本,也在小笠原群島外海發生規模6.7的地震,加上49之後,伊朗連續發生三起規模6以上的強震,其中16日的地震規模更高達7.8,破了伊朗有史以來的地震強度紀錄。四月份全球各地地震頻傳,尤其歐亞板塊和環火帶四周的國家接連發生強震,地球又進入「地震活躍期」?近50年以來,全球芮氏6級以上的地震次數越來越頻繁,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6級以上地震發生,頻率較四十年前快了61.7%,而且相較於過去每年16-187級以上的強震,光今年四月就出現12起,強震越來越頻繁,是什麼原因?地球板塊越來越不穩定?汪中和教授曾經表示氣候暖化是強震增多的原因之一,暖化真的會導致強震?面對歐亞板塊和環火帶板塊蠢蠢欲動,雖然3月才發生南投強震,台灣未來仍有大型地震的疑慮?
















南投地震原因為何?地震所認為是盲斷層作祟?陳宏宇教授卻認為是雙冬斷層導致?九二一地震過後,台灣的斷層也越來越活躍?盲斷層究竟為何?台灣有多少潛在的盲斷層?盲斷層可能導致大災難?如何預防盲斷層開始活動?台灣已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活動斷層都沒發生地震?能量恐怕蓄積太多?1906年發生梅山地震,地震周期已經超過百年,嘉義的梅山斷層是高危險斷層?地震周期有學理根據?目前針對梅山斷層,有何預防或預測措施?















除了本島的活斷層,台灣要提防馬尼拉海溝?馬尼拉海溝有440年沒紀錄到地震,能量累積很大?或是沒有地震之虞?歐亞板塊沒入菲律賓板塊,較少有地震風險?不過美國把馬尼拉海溝列為高危險地區,未來恐怕會有大型地震發生? 一旦馬尼拉海溝發生強震,台灣西南沿海恐怕短時間被海嘯侵襲?可能引發的海嘯有多嚴重?高雄市、台南市哪些區域的災情恐怕嚴重?面對可能的海嘯威脅,中國建構南中國海預防警報,目前進度如何?台灣也應該加入?除了預警系統,屏東、高雄、台南等高風險地區應該要有什麼防備?住宅與公共設施該如何防範?南台灣沿海地區目前都沒有海嘯演習,311殷鑑不遠,政府應該及早準備?除了馬尼拉海溝的潛在風險,北部的琉球海溝有可能造成海嘯嗎?北海岸如何防範?
















面對地震的威脅,台灣的防災體系準備好了嗎?尤其民眾面對災難,平時要有什麼預防知識?日本每年舉行全國性的防災演習,教導民眾學會面對災難,平時演習內容該注意什麼?居家安全如何顧?如何避難?民眾該如何檢視自己的住家?現在的建築法規能夠達到「大震不倒、中震不修、小震不壞」嗎?能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


102/04/19-南部開講-免疫力大體檢?! 如何吃出免疫力?

節目來賓:
台南市身心靈健康推廣協會理事長  邵揮洲
大岡山社區醫療群 執行長  王宏育
高雄長庚中醫病房主任   邱顯學

     
中國H7N9流感疫情持續蔓延,根據統計,這禮拜累積確定病例數已有66 14人死亡,上禮拜在上海也出現第一起「家庭群聚感染」,目前台灣也將防疫等級提升為第三級,並公告H7N9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雖然兩岸疾管局都強調,目前H7N9仍屬於家人密切接觸的侷限性人傳人,請民眾不需要恐慌,但是也有專家提醒,H7N9疫情還需要觀察,秋冬季節可能出現更大規模流行,現在應該更注意健康保養,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到底流感和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什麼關係?距離可能流行的秋冬季還剩半年,這段時間民眾應該要提升免疫力?避免染病嗎?免疫力不好,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為什麼台灣人的免疫能力越來越差?和我們的環境、飲食或生活作息有關係嗎?我們要怎麼檢查自己的免疫力?免疫力不好會有什麼症狀?






     








醫師建議民眾平時要增加免疫力,才能避免感染流感,尤其有醫師指出,免疫力低下可能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到底癌症和免疫力有什麼關係?民眾平時要如何增加免疫力?從西醫或中醫角度來看,各有什麼觀點?如果平時定期食用保健食品,對免疫力增加有什麼幫助?中醫提倡的草藥保養,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要特別注意什麼?

提升免疫力除了服用藥物或食品之外,如果從食物下手,哪些食物和飲食習慣能有所幫助?這些食物除了提升免疫力之外,對於預防哪些疾病也會有幫助?另外天天蔬果五七九,多吃蔬菜也能增加免疫力?包括花椰菜、菠菜、紅蘿蔔、南瓜、黃豆、菇蕈類對於免疫系統保養都很有幫助?許多水果包括葡萄、蕃茄、草莓、柑橘類都有助於免疫力提升?針對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在生活習慣與運動健身方面,有什麼建議?除了醫學的預防,身心靈是否健康也影響免疫力健全?以失眠為例,壓力過大造成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免疫力?身心疲憊是免疫力大減的警訊?平時該如何確保身心靈的健康?有哪些觀念很重要?



















102/04/12-南部開講-在地旅行系列-府城後花園之旅

提到龍崎,很多人恐怕是腦海一片空白,愛攝影的,勉強答得出「二寮觀日出」,連龍崎人都說「泥岩、竹筍、老人」是他們的三寶,說這裡是府城後花園,誰會相信? 但龍興社區卻真的做到了,泥岩惡地如今成了花木扶疏的山水美景,七、八十歲的老人們活力十足的舞動雙手,跳著有氧舞蹈,連九十歲的老爺爺也跟著志工團出去家庭訪視,去幫比他年輕的老人量血壓、送便當,幸福,龍崎的老人很樂意跟你分享。

而關廟,也不再只是關廟麵和鳳梨,一條彩繪街,打響了新光社區的名氣,成了觀光的新亮點,也意外的趕走了小黑蚊,畫這些綵繪的,竟然是一位廚師,扭轉偏鄉的命運,關廟和龍崎都有一批中生代返鄉,靠他們的努力,讓自己的故鄉再度亮起來。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今晚將帶您來一趟    府城後花園之旅




 

102/04/05-南部開講-太陽能不能? 再生能源10年增3倍? 太陽光電有商機?

節目來賓:
中華民國太陽能系統公會副理事長   鄭博文
高應大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   艾和昌
汗得學社社長  胡湘玲

      

近期能源政策成為台灣重要的討論議題,再生能源可否取代核能更引發激烈討論,行政院也宣示未來10年內,將大幅提升再生能源比重,從現在的3.5%,提升到9%。不過以目前再生能源發電情況來看,水力發電以達瓶頸,風力發電受到台灣風向與土地受限,目前不到0.1%發電量的太陽能,能否成為未來台灣最重要的再生能源來源?政府想在10年內倍增再生能源,太陽能有發展潛力?尤其台灣是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面板產出國,中南部更有良好的太陽光照環境,台灣發展太陽能具備優勢?而且100MW的太陽能電站花不到60億元,拿核四預算來對比,可以蓋出50座電廠,發電量高達5GW,將近核電廠的兩倍,太陽能發電潛力大?


但是發展太陽能,台灣恐怕面臨可用土地和有效日照的問題?台灣日照只有四小時,發電量不穩定且能取代核電?而且一座100MW電廠需要200公頃土地,如果要蓋出10GW以上發電量的電廠,恐怕要200平方公里,台灣國土狹小有那麼多的土地能利用嗎?再加上太陽能面板目前價格仍高,需要政府大力補貼,財政壓力越來越大,不只西班牙、中國陸續縮手,前端製作面臨景氣寒冬,後端發電使用投資也越來越少,台灣真的有發展太陽能的實力嗎?業界常說太陽能面板品質會更好、成本會更低廉,目前的狀況?現在投入太陽能發電有商機? 馬總統提出百萬太陽光電屋頂計劃,高雄市也推出高雄厝,修改自治條例鼓勵民眾將鐵皮屋頂的違章建築,改裝成太陽能屋頂,中央與地方並強調改裝太陽能屋頂,台電除了買回多餘的供電,並承諾收購期長達20年。
















不過民眾對於太陽能屋頂仍然陌生,尤其長期的既定印象認為太陽能就等於昂貴,政府如何說服民眾,裝設太陽能屋頂不只對環境有益,對於居家環境也有幫助?家裡不但可以省下電費?更能投資變成綠金? 雖然政府強調太陽能屋頂十年就能回本,但是初期投資金額龐大,家家戶戶都有辦法安裝嗎?除了購電補貼,政府要如何拿出誘因?而且加上折舊、維修成本,打造家裡的太陽能屋頂,真的是門好生意?過去申請流程繁複,現在改善了嗎?裝設太陽能屋頂,民眾得注意哪些規定?百萬太陽能屋頂如果真能成真,對於台灣的電力結構與配置,會發生什麼改變?我們還需要火電和核電?過去台電對於家戶購電裹足不前,宣稱配電線路繁複,如果要迎接百萬太陽能屋頂年代,台電的供回電網路已經準備好了嗎?政府要投資補貼大量的太陽能屋頂,我們的財政預算撐得住嗎?台電的配套措施做了嗎?綠色電價該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