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2022/08/26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屏東萬巒

在地旅行【萬巒 綠峰清水】 還給自然生存的空間,居民致力復育五溝水曾經的生態樣貌, 五溝水也是全國唯一歷史聚落兼自然湧泉、 水圳、濕地等文化生態園區。 保留百年的客家和閩南式建築,一磚一瓦下都是歲月的痕跡, 將知識的力量帶入小鎮中,讓更多人看見在地文化故事。 在地旅行【萬巒 生機自然】 在莊園即可以從產地到餐桌的屏東可可, 將可可結合在地農產品,在餐桌上擦出新的火花 帶入食農教育的有機農場,看見栽種背後付出的辛勞, 在經濟與環保中取得平衡,以有機農作的精神來友善土地。 在地旅行【萬巒 開創永續】 走進時光隧道,走入已屹立160多年的萬金聖母聖殿, 古老的教會連結社區的力量,持續照亮著在地村民, 萬巒生命園區結合幼兒園與生命教育,園區內成了居民休閒場所, 將典藏生命的精神落實於生活中,讓一切不再畏懼。

▶️▶️公共電視13台:8/26 (五)20:00-21:00
▶️▶️公共電視網路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c00FPs27M



2022/08/19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中國接連限制進口 兩岸貿易出現新挑戰 台灣農業的下一步?

兩岸關係緊繃,農漁水產被中國禁止進口的品項越來越多,以農逼政?農委會除了請求WTO仲裁,也只能祭出補貼措施,如果未來持續不解禁,這些方法會不會只是治標不治本?並非長遠之計?
農委會喊了多年的多元外銷市場,成效如何?民主水果?愛國水果?這些做法也非長久之計?台灣農產該如何面對減少中國依賴的未來?
台灣的水果外銷需要甚麼樣的整體戰略?從藥檢到關稅還需要哪些努力?從生產、包裝、冷鏈到運輸,台灣農業需要的是結構性的調整?

節目來賓: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 劉志偉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黃炳文
農業議題專家 焦鈞

▶️▶️台灣農業的下一步? 完整版:https://youtu.be/-xzo__edrF8









2022/08/19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中國接連限制進口 兩岸貿易出現新挑戰 台灣農業的下一步?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突然對台灣禁止輸入柑橘類水果、白帶魚和竹筴魚,對岸發現台灣的柑橘類水果有介殼蟲? 台灣出口檢驗都沒發現?是以農逼政,用經濟成為攻擊台灣的工具?
除了水果生鮮外,超過3000多項的農產品和水產品等等都突然被抵制,兩岸農產爭議該如何解決?雞蛋不該放在同一個籃子?
農委會表示台灣農農業對中國依賴度越來越低,這幾年也盡力開發日本和其它國家市場,說好的多元外銷有實質成效?填補出口受阻缺口,農委會只剩補貼的手段?從生產到關稅到銷售,台灣農業需要什麼樣的整體策略?

節目來賓: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 劉志偉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黃炳文
農業議題專家 焦鈞

▶️▶️公共電視13台:8/19週五晚間20:00-21:00
▶️▶️公共電視網路直播:



2022/08/12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走讀花蓮漁港 看見漁村新生的感動

【來去東海岸 友善賞鯨豚】 停滿花蓮港的各式漁船,不同的捕魚工具呈現漁民特質, 在鏢魚、拉網中看見討海人的膽魄與生命力, 航行過紅色燈塔,以不打擾的方式享受賞鯨活動, 也在出海間親身感受台灣的海洋面臨的問題,吸引更多人愛護這片藍色國土。 【關心海洋永續 從吃對海鮮開始】 漁獲量持續下跌,海洋現在面臨著什麼難題, 形形色色的魚又該如何挑選才能降低生態壓力? 讓主廚教你在食中與海洋建立連結,兼顧美味與永續, 從海洋到餐桌,一同建立永續魚挑選指南。 【淨灘海洋學 守護生態有巧思】 還給海洋乾淨的家,記錄分類廢棄物來溯源管理, 淨灘也要避開繁殖季,避免打擾其他生物的棲息地, 作為第一道防線的保安林,不僅防風也保護生態, 奇特的植物林立在其中,期許透過護林復育,重回原始樣貌。

▶️▶️在地旅行 走讀花蓮漁港 完整版:https://youtu.be/gTvuW1SYSW4





2022/08/12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走讀花蓮漁港 看見漁村新生的感動

在地旅行【來去東海岸 友善賞鯨豚】
走讀東海岸,用心保護台灣的藍色國土,
因黑潮靠岸,吸引著大洋性的巡游性魚類,
船速放慢給予鯨豚敬意,打造出友善賞鯨生態,
在每一趟出海中更加認識大海的魅力,將海上的故事帶回陸地。

在地旅行【關心海洋永續 從吃對海鮮開始】
五花八門的魚擺滿市場,海洋專家帶你挑新鮮魚,
從清蒸到火烤,提煉出不同魚種的最佳美味,
藉由食永續魚,在美味之餘也能創造海洋永續,
魚文化與商業之間相輔相成,才得以帶動在地經濟。

在地旅行【淨灘海洋學 守護生態有巧思】
花蓮溪末端除了是邁向海洋的去處,也是國家重要溼地,
沿著湖線拾起來自各地的垃圾,還給大自然乾淨的原貌,
2618號防風林也成第一道防線,一叢叢的植物緩衝著災害的衝擊,
讓廢棄物不要進到防風林,使觀光行為影響生態永續。

▶️▶️公共電視13台:8/12 (五)20:00-21:00
▶️▶️公共電視網路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c00FPs27M






2022/08/05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BA.5進入社區 九月可能大流行? 該鬆?該緊?下一步?

台灣目前每天都還有兩萬人左右確診,但如果BA.5在中秋節後進入高峰,可能確診會回升到5萬人以上?對照歐美日狀態,雖BA.5疫情蔓延迅速,但大多是輕狀或無症狀,台灣也已經度過BA.2的考驗,未來應該問題不大?
隨著禁令逐漸改變,政府已逐漸往開放的路上走,但共存的同時還是要持續提升保護力,第四劑的施打與否該怎麼衡量?策略又該如何擬定?而國內的群體免疫足夠到禁得起國境開放嗎?進入0+7之前,我們要做好什麼準備?

節目來賓:
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  朱光興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  陳煌麒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  翁銘佑

▶️▶️BA.5進入社區 九月可能大流行? 完整版:https://youtu.be/239l9Njz71U












2022/08/05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BA.5進入社區 九月可能大流行? 該鬆?該緊?下一步?

在南北已陸續發現BA.5變種病毒,預計在中秋節前後會取代BA.2成為台灣主要流行株?台灣疫苗接種率與確診超過450萬人,已有一個不錯的社區保護網? 加上已經有BA.2的經驗,面對BA.5可以比較樂觀?
邊境開放很考驗國內群體免疫能力,BA.5 蠢蠢欲動,開放之路該如何抉擇?現在政府態度較為保守,該如何符合人民期待卻又要避免加速病毒的社區傳播?共存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節目來賓:
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  朱光興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  陳煌麒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  翁銘佑

▶️▶️公共電視13台:8/5週五晚間20: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