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2021/09/24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阿里山時光

【美哉 阿里山】 一代傳一代的神木為生態的永續持續傳承,依循園區動線遊憩,掌握最佳美景外也保護生物的生長條件,展示阿里山人文歷史的生態教育館,建立民眾與大自然間的連結,散發檜木香氣的阿里山博物館,陳列著森林鐵路的過往故事,留住過往走往未來,這片雄偉的山林將持續守護台灣。 【時光 阿里山】 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建築成了當地的見證者,回尋過往歷史,阿里山郵局匯集著全世界旅人的心意,特有郵戳深受集郵迷的喜愛,靜謐的屹立在森林中的阿里山舊事所,進入館內彷彿跌進時光隧道,來來去去的旅人為在地持續留下每篇故事,也帶走了無可取代的回憶。 【氣象 阿里山】 以檜木興建的阿里山氣象站,建物處處散發匠師精湛工藝,記錄著阿里山1930年代到現今的每一個瞬息萬變,近年更是逐漸走進生活中,為在地拓展出多元的氣象服務,肩負著氣象觀測的重責外,也綜整各領域的力量,傳授觀星知識,也為地方創生貢獻一分心力。

▶️▶️舊事時光腳步 完整版: https://youtu.be/jgc9TyjK8rQ






2021/09/24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嘉義阿里山 歲月淬煉的山林故事

在地旅行【美哉 阿里山】 一年四季遊人如織的阿里山,日出到觀星從不打烊,人工放倒的第一代神木與第二代香林神木守護著山林,豐富的生態體現出環境永續的精神。 生態教育館保存當地大事紀,一同循著脈絡走進過往故事,在展品中的台灣扁柏看見先人智慧,一圈圈年輪刻畫著千年歷史。 在地旅行【時光 阿里山】 與大自然不斷交織的在地特殊建築,尋回土地的記憶,離天空最近的阿里山郵局,融合台灣廟宇建築美學創造不凡氣勢,屹立在山林間為居民遊客傳遞心意,將阿里山的故事散佈至每個角落,猶如將雲海踩在腳下的阿里山賓館,更是歷屆總統必定下榻之處,保留著過往的原貌,舊事年華歷歷在目,如此鮮明又清晰。 在地旅行【氣象 阿里山】 藏身在秘境裡的氣象站,也能參與地方創生? 阿里山觀象所1933年起便開始進行氣象觀測,其中特殊的結構為建築增添獨特美感,不僅背負著收集與測量資料的任務,多樣的觀測資料也記載著在地軌跡,在觀測自動化的時代仍努力擴展氣象服務,整合了政府與民眾的各方需求,為偏鄉孩童提供星空教育外,也協助在地人就業,聚集力量共創美好阿里山。

▶️▶️公共電視13台:9/24週五晚間20:00-21:00





2021/09/17 南部開講—新冠疫苗校園接種計畫啟動! 利弊風險如何評估?

中秋連假過後國高中生族群就要開始接種BNT疫苗,雖然家長同意書願意接種比例高達九成以上,但很多家長還是不免擔心心肌炎的可能性,哪些族群是高危險群?接種後有三日疫苗假,期間要注意哪些身體變化?
目前台灣第一劑疫苗覆蓋率剛過五成,但第二劑覆蓋率才4%,許多莫德納鐵粉仍未施打疫苗,而未來預計BNT能穩定到貨,那學生族群打完後要換誰打才能發揮最大保護效益?
網路上廣傳「如果打不到新冠疫苗,可以先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獲取保護力」,這是假訊息嗎?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降低確診後的繼發性細菌感染,也是有其保護效果?
面對突破性感染,施打疫苗後也要嚴格遵守防疫準則,公衛措施仍然不能放鬆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高醫感染內科主任  陳彥旭 
成大小兒感染科醫師 沈靜芬

▶️▶️全台中學生接種BNT 利弊風險如何評估?







2021/09/17 南部開講預告:新冠疫苗校園接種計畫啟動! 利弊風險如何評估?

民間捐贈的BNT疫苗已經到貨184萬劑,並且預計九月下旬開始將週週到貨,校園的國高中生優先接種,9月23日開打,年輕男性的心肌炎風險更高?青少年和家長們如何衡量施打的利弊風險?
校園大規模施打,暈針現象等不良反應會更容易發生?施打後該如何追蹤同學們的身體狀態?
面對Delta等變種株環伺仍不可掉以輕心,為了要儘速提高第二劑普及率,AZ+BNT混打策略要趕緊全體開放?讓全台300多萬打第一劑莫德納的人引頸期盼的莫德納疫苗,週五將到貨108萬劑,疫苗荒可以獲得紓解?
十月即將施打流感疫苗,打過新冠疫苗再打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政府要做好準備避免混亂?接下來的中秋連假,防疫準則依舊要守住,徹底遵守NPI!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高醫感染內科主任  陳彥旭 
成大小兒感染科醫師 沈靜芬

▶️▶️公共電視13台:9/17週五晚間20:00-21:00







2021/09/10 南部開講—疫苗遭突破性感染 台灣如何對抗Delta?

Delta再度進入社區,其病毒傳染力強,即使施打兩劑仍阻擋不了,防範措施該做到哪才能放心?疫情警戒有可能再次升三級嗎?社區還有隱形傳播鏈存在?
除了機師打AZ、台大麻醉師打莫德納的突破性感染,今日又傳出首例AZ+莫德納混打,被認為是最完美組合也遭突破性感染案例,突破性感染會越來越常見?以色列追打第三劑疫苗後,傳染力和重症率都下降,二劑疫苗只是基本,要朝向三劑疫苗規劃?但台灣疫苗供應不穩,只能先努力加強NPI?
BNT之後能每週到貨,那施打策略應要如何調整?先衝第一劑普及率?可以開放第一劑AZ的長者混打?65-74歲族群遲遲等不到第二劑莫德納,如何提高高險族群的保護力?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義大醫院執行副院長 林俊農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 洪仁宇

▶️▶️疫苗遭突破性感染 台灣如何對抗Delta?







2021/09/10 南部開講預告:疫苗遭突破性感染 台灣如何對抗Delta?

本週爆發兩起社區疫情,幼兒園群聚感染源頭難調查,有社區傳播之風險?機師感染Delta,台灣邊境管理標準要更嚴格?突破性感染該如何因應?
國外研究表示二劑疫苗無法擋住Delta病毒,歐美日等大國已經開始施打第三劑,台灣疫苗策略要修改?全球疫苗市場又即將大缺貨,台灣搶得到疫苗嗎?本土疫苗成重要支柱?
目前政府仍以衝第一劑普及率為主,但面對變異株第二劑規劃依舊不可少,CDC之前只開放給醫護AZ和mRNA疫苗混打,是否可以擴大給第一劑施打AZ的民眾混打,盡快得到完整保護力?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義大醫院執行副院長 林俊農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 洪仁宇

▶️▶️公共電視13台:9/10週五晚間20:00-21:00





2021/09/03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有人是如此形容台南的:「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 廟宇可說是台南文化的重要基底,更是日常中的一部分,而台南保留只有府城才有的聯境制度,至今成廟宇之間交誼聯盟的組織,其中六合境是由六個街境組合的一個空間範圍,只要走趟六合境就能看見臺南人的常民文化。 【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在府城中西區長年守護地方的六合境各寺廟,擁有著豐富的廟宇藝術,匯集許多工藝大師的作品,壁畫到桌子都充斥著工藝之美,每個文物都述說著當代故事,匠師們致力整修重現過往風采,今人仍持續保存民俗傳統文化,讓文化即使時間推移也能永流傳。 【踅台南巷仔看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成了藝術品,遵照傳統也能創作自身風格,纖細的漆線雕層層堆疊出立體型態,為神像顯得更加活靈活現,即使面臨燒毀命運的糊紙藝術,手工精細的職人精神依舊堅定,這些工藝都是源自信仰的尊重,神仙之都負載著數百年的人文歷史,孕育出不同凡響的在地特色。

▶️▶️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完整版: https://youtu.be/oo8B2jY9nkI



2021/09/03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在地旅行【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傳統與創新相互共存的台南,保留清朝末期留下的聯境制度,以廟宇為界線,從維護治安變成了廟宇間的聯誼,六合境的六間廟宇散佈在巷弄中,攜手守護著在地傳統信仰,其中小間卻香火鼎盛的大埔福德祠供奉著三尊福德正神,掌管著天、地、靈三界,香火也影響了隔壁的天主教堂,福德正神出巡﹐天主教的神父也會一起來參與﹐到底是什麼神力? 在地旅行【踅台南巷仔聽神明的故事】 六合境原先是地方性的民防組織,協助維持小南門的治安,至今雖功能不再但仍守護著台南人的平安,傳承著過往故事,從開山路的清水寺到延平郡王祠,六合境的聯境組織 成為密切往來的交誼聯盟,宗教活動反映著臺南人的日常型態,為台南的文化歷史更加深化。 在地旅行【踅台南巷仔看傳統工藝】 廟宇文化孕育出精湛傳統工藝,参香之餘也能欣賞工藝大師的作品,漆線雕透過手工溫度搓揉,為神像增添氣勢又不失莊嚴,對於一次性的糊紙工藝依然講究,細膩的黏塑出不同人物型態,多樣的傳統工藝造就了台南的文化特色,條條巷弄皆是藝術殿堂。

▶️▶️公共電視13台:09/03週五晚間20: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