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2018/7/27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人與土地小旅行 (台南市仁德.東山.安南)

這幾年來因為食安問題,友善農耕引起很多人的關心,但卻很少人注意到友善飼養這一部分,旅遊作家楊環靜觀察發現,一顆健康安全的雞蛋背後,一定要有一隻快樂的母雞,有感於友善母雞飼養對環境與食安的重要,她不但改行養起了雞,也鼓勵很多銀髮退休族一起來養雞,究竟,什麼是友雞生活,而透過飼養的過程中,又可以帶給長輩什麼改變?

九十年前,台南安南區的溪南寮和新吉庄這落,為走避曾文溪的氾濫,台江先民發展出扛茨走溪流的生活智慧,今年他們集結眾人之力,透過社區走讀,沿著先人的足跡,重現當年一起竹籠茨,走避溪流的歷史場景讓這段歷史有了新的傳承。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27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人與土地小旅行(台南市仁德.東山.安南)

人和土地,是因著什麼關係,產生連結?我們吃的食物怎麼來?我們又為何會居住在現在的家呢?

這一集在地旅行,首先要來一趟特別的產地小旅行。第一站來到台南仁德的友善飼養教育基地,聽「友雞生活」的倡議者楊環靜拆解工業化集約飼養的問題,一起看見餐桌上的雞蛋,背後那隻活生生母雞。接著則是到東山的果園,跟認養果樹的股東一起採收荔枝,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中心的團隊,如何透過「果樹認養股東會的制度」,引進消費者的力量,陪農友走永續農業的路。

節目最後則是來到昔日是河口沙洲的台江地區。九十年前他們的先人為了走避曾文溪氾濫,寫下扛著房子避災的傳奇場景。今日重現歷史,是否能讓我們對於大自然的力量、人和環境的關係,有另一層不同的領悟與思考?

週五晚間八點到九點,敬請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一起貼近土地,深度認識我們所共同生活的台灣!


▶▶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20 南部開講-假養殖真種電? 七股抗議魚電共生

政府喊出2025年,綠電要到總發電量20%,農委會計畫推行漁電共生,在魚塭架設太陽能板,許多太陽能光電業者紛紛搶七股沿海塭,以高當地養殖戶10倍的租金和漁民搶地設置太陽能電,引發養殖漁民強烈反彈。七股是全台灣少數不抽地下水的養殖區域,政府推出漁電共生,既可以養殖、還可以發電,魚塭蓋上太陽能板,對漁村是美夢還是惡夢? 股魚塭是黑面琵鷺的棲息地,太陽能板大面積遮蔽魚塭當地原有的養殖環境和黑面琵鷺棲地會受到多少衝擊與影響? 野鳥棲地附近適合開發光電業? 太陽光電為何不選工業區? 政府目前主推大型的光電開發計畫,水庫、埤塘、溼地都鋪上太陽能板,這個方向正確嗎? 政府力推綠電,如何規範創造雙贏?

節目來賓: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  楊惠欽
太陽光電公會農業光電委員會主委  蔡清旭
高雄鳥會總幹事  林昆海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20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假養殖真種電? 七股抗議魚電共生

集結產官學各方籌組的台南市水產生物科技合作社,要大手筆在台南七股打造500公頃「漁電共生」,養殖漁業兼種電,卻引發七股漁民上街抗議,政府推動「漁電共生」,既可以養殖、還可以發電,原意希望能提升養殖業的經濟,並讓在地產業轉型,但是財團整合土地租用20年,讓七股漁塭租金一口氣飆漲10倍,養殖戶都租不到魚塭。

目前光電業發展不需要經過環境評估,就可以推動,漁民和環團也擔心影響當地生態?七股最有名的是黑面琵鷺,大量開發的光電廠會影響野鳥生態?野鳥棲地附近適合開發光電業?農委會現在要推動漁電共生,對於養殖環境來說,會有任何生態上的影響嗎?漁民擔憂太陽能板腐朽會可能會分解出有毒物質?養殖區的水質如何控管?

為了推動綠能,農委會陸續推出畜牧業、農業和養殖漁業蓋光電板,以農業來說,過去在雲彰一帶出現一堆亂象,很多太陽能大棚,上面種電,下面種菜,原本是美意,但後來發現不少是真發電、假種菜,除了農地作光電廠有問題,現在連水庫、淨水廠、埤塘、滯洪池都拿來做太陽能發電,嘉義蘭潭水庫最近也引發爭議,水庫本來是良好的鳥類棲地,變成光電業會有什麼影響?政府為了達成2025年的承諾,這樣拼命發展綠電的方式,方向正確?配套太粗糙?

從魚塭到農田、從水庫到海岸,連公園的水池都變成太陽能板,政府大規模的蓋太陽能,為什麼不在工業區興建?反而找可能有生態疑慮的地方?政府目前主推大型的光電開發計畫,這個方向正確嗎?今天晚上八點到九點,請鎖定公視13頻道,發展太陽光電,就能無限上綱

節目來賓: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  楊惠欽
太陽光電公會農業光電委員會主委  蔡清旭
高雄鳥會總幹事  林昆海

▶▶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13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台三線貓裡老時味小旅行

苗栗三灣鄉出產的高接梨,以皮薄肉細、鮮甜多汁頗負盛名,但也面臨果農老化凋零的危機,為了傳承三灣梨產業,返鄉青年推動果樹認養計劃,希望重建消費者和生產農民之間的信任感,活絡農業生產力,讓三灣梨能夠永續發展。這一集在地旅行節目中,要帶您到梨樹認養的現場,也要帶您看看三灣鄉在地居民,對於人和土地關係的重新詮釋。



▶▶公視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13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 台三線貓裡老時味小旅行

這一集的在地旅行要帶大家到位於苗栗台三線上鄰近南庄的三灣鄉,來一趟貓裡老時味的小旅行,什麼是貓裡老時味? 貓裡是苗栗的古地名而老時味則是客家話"古早味",意思就是說要帶大家去三灣鄉找尋古早味。
首先我們要到內灣村,這裡的內灣指的不是新竹而是苗栗的內灣,內灣村是三灣鄉最早開發的村落,居民多數以務農為主,這裡還看見一大片綠油油稻田,每到了採收時節,成群的紅瓦古厝點綴在金黃色的稻田中,微風一吹稻穗隨風飄舞,猶如一幅幅美麗的農村畫作。
接著要再帶大家到三灣鄉的行政中心三灣村,在時代的變遷下,傳統的生活場域雖已看不見痕跡,但這裡還保留了傳統的客家生活習慣以及宗教信仰,只要走進三灣老街和肚兜角步道就可以感受到,他們還將傳統的客家飲茶習慣,與在地快消失的陶瓷產業以及三灣農產做連結,創造出屬於三灣鄉才有的茶道。
最後到三灣鄉的銅社區,銅鏡也是一個樸的客家庄,因為鄰近頭份市區,居民多數不務農,和內灣不同的是,這裡沒有稻田,而是用植栽將銅鏡村擁抱,整個村像座公園,因為環境舒適,這幾年也吸引了年輕人返鄉回來圓夢。
為了紓解假日進入南庄的車潮,苗栗縣的北橫公路即將完工,三灣鄉居民正在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亮點,跟著南部開講在地旅行的腳步,一起去看看。



▶▶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6 南部開講-垃圾回收做白工? 回收都是做假的?

垃圾分類制度在台灣行之有年,民眾也積極配合,政府宣稱台灣垃圾回收率近六成甚至被外媒評為廢棄物回收的模範生,不過分類後的垃圾是否真的都妥善處理? 用過的紙容器、玻璃瓶罐、飲料杯等回收物,利用各式資源回收桶依序分類回收,然而最近很多人發現,原本可以回收的,現在都不收了,民眾分類回收,最後幾乎都送進了焚化爐? 民眾那麼努力做環保回收等於做白工? 為什麼多數回收物上了回收車之後,最終無法進入回收循環體系? 前端分類做得不確實? 造成後段回收場難以處理? 廢棄物回收利潤? 回收機制複雜? 導致回收處理業者意願低? 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誤以為可回收的物品,光是塑膠製品就分七類,有不同回收方式? 哪些該丟進回收桶? 哪些又該進一般垃圾? 面對越來越多的垃圾生產,如何讓資源能有效循環再利用?

節目來賓: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謝和霖
高雄市直轄市資源回收公會監事  許榮崴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
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林國義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7/6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垃圾回收做白工? 回收都是做假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原本大家都已熟悉該回收的垃圾種類,社區和辦公大樓紛紛貼出公告不再回收,把塑膠袋、免洗飲料杯拿給清潔隊回收車,清潔隊都不收;把沿路撿到的免洗飲料杯拿給拾荒業者,他們也不要。但免洗飲料杯不就是環保署公告應回收的物品? 還有新聞指出已經回收的垃圾被直接送進焚化爐,難道垃圾回收是做白工? 做假的? 台灣的垃圾回收發生什麼問題?

台灣的垃圾回收曾經被華爾街日報譽為是垃圾處理天才,2015年全台垃圾回收率達到55%,不僅媲美奧地利、德國及南韓等先進國家,也遠高於美國的35%,但看守台灣協會經長時間調查發現,事實真相跟環保署公布的數字恐怕有不少的差距,被全球推崇的台灣回收經驗,出現了很多漏洞?

垃圾回收出現障礙,主要是資源回收業者不收,回收物的處理成本太高利潤太少根本不划算? 讓不少民眾辛苦做環保的回收分類,最後卻到了焚化爐為什麼利樂包不是紙類?便當盒不容易回收處理?洋芋片紙罐也算塑膠?我們生活中有多少難以回收的產品?從民眾、回收場到政府,該如何處理複雜材質的回收物?民眾面對這些回收物,該如何處理?尤其廚餘回收,台灣的成效一直不彰,為什麼?民眾根本分不清楚廚餘還分生廚餘和熟廚餘的差別?該如何從源頭開始管理廢棄物回收?今天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一起來了解垃圾回收問題的真相。

節目來賓: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謝和霖
高雄市直轄市資源回收公會監事  許榮崴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
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林國義




▶▶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2018/6/29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看見不一樣的台東鹿野


 花東地區依山傍海,景色怡人,是許多人度假的首選,近年來,台東鹿野因為熱氣球活動,帶動觀光熱潮,但是當地有一群青年卻覺得,遊客沒有機會體驗鹿野在地生活,因此,他們共同攜手打造在地旅遊平台,希望在熱氣球等大眾觀光旅遊之外,帶領旅人深入感受鹿野的內在美。這一集在地旅行節目中,要帶您暢遊台東鹿野,要來看看除了熱氣球升空體驗之外,在地生活有哪些迷人之處。



▶▶公視南部開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