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2018/7/6 南部開講-垃圾回收做白工? 回收都是做假的?

垃圾分類制度在台灣行之有年,民眾也積極配合,政府宣稱台灣垃圾回收率近六成甚至被外媒評為廢棄物回收的模範生,不過分類後的垃圾是否真的都妥善處理? 用過的紙容器、玻璃瓶罐、飲料杯等回收物,利用各式資源回收桶依序分類回收,然而最近很多人發現,原本可以回收的,現在都不收了,民眾分類回收,最後幾乎都送進了焚化爐? 民眾那麼努力做環保回收等於做白工? 為什麼多數回收物上了回收車之後,最終無法進入回收循環體系? 前端分類做得不確實? 造成後段回收場難以處理? 廢棄物回收利潤? 回收機制複雜? 導致回收處理業者意願低? 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誤以為可回收的物品,光是塑膠製品就分七類,有不同回收方式? 哪些該丟進回收桶? 哪些又該進一般垃圾? 面對越來越多的垃圾生產,如何讓資源能有效循環再利用?

節目來賓: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謝和霖
高雄市直轄市資源回收公會監事  許榮崴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
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林國義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