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2/02/01-南部開講-軍公教勞大衝擊?!退休年金屢喊破產?

節目來賓:
行政院勞委會勞保處長 石發基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 葉品言
中華民國勞務士協會理事長 張凱翔



喧擾三個月的年金改革終於推出方案,馬總統表示,由於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使得年金制度出現「繳得少、退得早、領得多」的現象,也因此產生經費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的三大問題,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馬總統承諾改革後的年金制度絕對不會倒, 「政府掛保證,安心30年,疼惜下一代」。然而年金改革方案一出,仍讓各界議論紛紛,勞工團體表是勞保年金改革方案計劃調高保費利率,民國125年,將從現行的8%,要調到19.5%,同時降低所得替代率,繳愈多領得卻變少,簡直是「核災」,不管是甲案或乙案,保費漲2倍,給付率一個將打8折,另一個打95折,不管哪個方案都是繳得多卻領得少,對於即將退休的勞工,該怎麼選擇年金方案?新進職場的年輕勞工,這樣的退休制度可以保障他們嗎? 勞團也擔心之前的勞退新制雇主提撥6%的部分,有不少業主都轉嫁到勞工薪資,未來勞保年金逐年提高0.5%至19.5%,這麼高的漲幅也可能轉嫁到薪水,讓台灣勞工薪資調漲受限?反而讓勞工蒙受其害?企業也反彈,認為勞保年金、勞退金、健保等等資方給付恐怕就佔了薪水的3成以上,對企業的財務也是壓力?而且政府宣稱這次改革,可以讓勞工安心30年,30年後勞保年金又可能有收支失衡的問題嗎?況且前次改革王如玄表示可以維持19年的財務穩定,才4年就又得改革?30年的保證真的可以落實?馬政府這樣的改革,民眾能心安?尤其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年金改革無感,為什麼會這樣?年輕人不認為領得到這筆錢?對政府不信任?政府現在保證提撥入法,可以挽回青年的信心? 

102/01/25-南部開講-中南部人口大流失 南北差距越來越大?

節目來賓:
台南藝大建築藝術所所長 曾旭正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游智惟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高雄大學創建所副教授 曾梓峰



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近六年來台灣內部區域人口遷移,有往北部集中的現象。北部地區遷入17萬人最多,金馬地區也遷入約3萬4千人,但反觀南部、中部、東部地區則呈現遷出較多的趨勢,台灣區域發展逐漸失衡?尤其面對求職、工作,中南部的新鮮人一批一批上台北謀生計、組成家庭,使得中南部勞動人力降低、人口老化,尤其在五都升格效應下,縣市、農村人口外流更嚴重,彰化縣、屏東縣、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人口淨遷出的數量皆破萬,台灣發展越來越偏重北部?南部生機越來越來越差?除了人口移動重北輕南,最近公布的「台灣地區城市消費力指數」,人均消費力前六名全部集中在北部,中南部工作難找、消費力又退縮,台灣在發展上發生什麼問題?城鄉落差狀況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發展模式,對台灣長遠來說,是好是壞? 過去台灣希望走向雙核心發展、不只平衡區域、讓台灣整體起飛,也能紓解人口集中的壓力,為什麼過去的雙核心政策失靈?現在反而變成以台北為中心的單極發展?政府政策出了什麼問題?主要建設全部集中在北部?對中南部的產業發展缺乏想像?高雄的自由經濟區徒具口號?中央連執行條例都還沒修出來?以製造業、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南部產業,政府應該拿出更完整的產創條例?讓製造業能產業轉型?也能成為中南部發展的基礎?如果持續以北部的單極發展下去,北部人口壓力大?中南部找不到工作、越來越沒落?台灣人從南到北幸福感都降低? 面對南北失衡越來越嚴重,中央應該調整政策?地方也要有新的發展策略?台南近年移入人口越來越多,除了升格效應,也走出城市風格?文化是台南既有的都會資產,觀光成為台南發展的重心?台南可以走出傳統經濟發展的模式,其他地方也可以?面對人口移動重北輕南的問題,遷都是選項嗎?過去陳水扁時期體委會和漁業署南遷、公視要蓋南部分台,現在全部都跳票?部會往中南部移動,可以讓北部人口減壓?減少環境承載量?南韓近十年討論將首都從首爾遷移,這是為什麼?台灣有需要嗎?不需要遷都,也應該重新配置南北資源分配?政府提出六都概念,希望各自擔任火車頭拉動區域發展,以現在的條件來看,中南三都有足夠能量追上台北嗎?中南三都都應該走出自己的發展模式?

102/01/18-南部開講-在地旅行系列-走過八八 阿里山南三村的重建路

講到阿里山大家一定會想到小火車、日出還有櫻花,這些路線是從小到大生長在台灣的人都耳熟能詳的景觀,自從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這些路線被擁擠的人潮佔據後已不再是台灣人記憶中美麗的天堂。 隨著國內319鄉鎮的宣傳和周休二日的國旅盛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外的村落也慢慢被國人發掘他的美,例如阿里山南山村的山美達娜伊谷鯝魚生態、新美自然林相、茶山的涼亭文化,和北四村的達邦、特富野、里佳、樂野…..這些都是國人慢慢發掘出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之外的世外桃源。 但在三年多前的一場八八風災,這些美麗的部落遭逢了八八風災的重創,美麗的景色也因為風災而不再如以往美麗,村落的觀光因此中斷,但村民不因此而沮喪,反而將災難視為轉機,如今他們從創傷中重新站起來,領悟大自然帶給他們的省思,之後開始調整原有的觀光思維,而他們是如何調整如何轉型呢?南部開講在地旅遊這一周將就帶大家前往阿里山鄉的南三村,來了解部落居民的轉型路。

102/1/11-南部開講-體檢台灣休耕政策 讓農產變成綠金產業?

節目來賓:
農糧署組長 蘇宗振
台南後廍里里長 黃正雄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黃炳文
世新博士後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 劉志偉



休耕補助減半新制今年元旦正式上路,可望減少過去鼓勵休耕、補助休耕大戶、杜絕非農民坐領補助的不合理現象,但是立委提案應該完全杜絕非農民領補助的問題,改善對地補助的制度、應該對領取資格設限,這樣才公平合理?但是要清查領取休耕補助的農民資格容易嗎?目前農政單位有辦法補助真正的農民嗎?

農委會希望補助減半政策可以增加國內雜糧作物自給能力,但是政策立意良善,農友願意響應嗎?台灣雜糧生產系統長年以來失去延續、耕耘機、收割機乃至於後端的脫穀、乾燥與市場流通機制均缺乏,政府希望農民可以多生產雜糧,但是客觀環境有辦法辦到嗎?尤其國外雜糧價格低、盤商的市場競爭力強,台灣雜糧想出頭,還需要許多努力?政府要鼓勵民間多種稻米之外的產物,應該提高雜糧收購價格?讓民間有意願栽種投資? 

如果轉作效果不佳,農民又一窩蜂種稻米,政府公糧收購的完嗎?休耕與保價收購,一個減少生產、一個刺激生產,政策彼此競合,一旦休耕補貼減少、勢必會讓稻米大量生產,是否造成政府新的財政負擔?稻米生產變更多,政府得有更完整的產銷配套?以免市面稻米價格崩盤,反而使得農友響應休耕補貼減半政策卻蒙受損失?未來稻米量可能越來越多,數量提升品質也要提升?台灣稻米未來可做為重要出口產品?增加台灣農產品競爭力?除了鼓勵轉作雜糧,減少稻米生產比重,也該鼓勵民間就休耕地發展有機農業或新興農業?讓台灣農產品有更多可能的發展? 

休耕減半政策立意良好,但為確保台灣糧食自給,除了現有的農地銀行協助媒合,也需要更積極活化農地?國外對地補貼是針對有耕種的農地給與補貼,台灣應該要加入?把休耕補貼改成耕種補貼?鼓勵辛苦農作的農民?除了耕種補貼之外,休耕農地能收荒地稅嗎?讓農地能真正被妥善使用?並且提升糧食價值,讓農民耕作有更高的回收?

102/01/04-南部開講-搶救崩世代 青年失業創新高?

節目來賓:
高雄市企業人事代表協會副理事長 林威岳
政治大學資管系講座教授 梁定澎
中山大學政經所教授 辛翠玲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 黃玉齡



國內就業環境市場嚴峻,不少民眾希望可以找份穩定的工作,但國內上班族平均薪資倒退至14年前水準,許多人都是苦不堪言。對於剛畢業的大專新鮮人,不但得面臨月薪僅22K、甚至還不到的窘境外,甚至還得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主計處11月公布的失業率為4.27%,但20-24歲的年輕群失業率卻高達14.06%,是整體失業率的3.2倍。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容易找到工作?從微觀的來看,很多人會說現在年輕人眼高手低、許多工作做不久就想換?不過這個特性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都是一樣?這個世代的青年在求職特質上,和過去有什麼不同?從巨觀的來看,其實整體社會氛圍不佳、產業釋出的工作職缺不夠多?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問題?過去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好像做什麼都可以,但是現在青年所迎接的工作,多半是服務業導向?而且大多數是低階服務業?他們的選擇不夠多? 除了失業率高,青年就業的薪水也不高,勞委會調查平均2萬6,退回13年前水準,這都沒計入物價膨脹的因素,現在年輕人的薪水越來越薄?之前的22K政策,也使得許多企業起薪從22K開始算,即使企業有所獲利,也造成薪水難漲?青年出社會的狀況越來越艱困?未來要買房、結婚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一代真的成為崩世代?現在周遭一堆年輕人被鼓勵去考公務人員、心態也越來越保守?缺乏理想?這樣發展下去,台灣的未來競爭力會更糟? 政務委員管中閔觀察認為,台灣的高教體系培養的學生,創新尖端的研究能力普遍不足,要到工廠工作也不見得會操作機器,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而且台灣多數大學不具特色,技職生又有七成以上想再升學,缺乏實務與操作經驗,從前我們常說,台灣天然資源少,只有優秀的人力資源,但這項優勢也已經快速流失?台灣的高教人口太多了?陷入大學文憑的迷思?台灣走大學普及化的後果,每個學校都要補助,也造成教育資源的過度浪費?高教品質的落差,也讓年輕人浪費四年的光陰?但是政府這幾年不停喊要讓大學整併、退場,成效依舊不彰?德國製造業的雙軌制技職教育,讓學生在學校取得基本學歷,同時也在企業內部接受訓練的教育制度,台灣應該要學習?政府也要協助台灣製造業與中小企業與高教體系合作?而不是把產學資源全放在大企業?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與傳產製造業的重要性?學校也應該要協助保障學生在企業實習上的勞工權益?也要先讓學生有進入職場的態度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