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八八災後半年 蓋纜車拼觀光 重建下足猛藥 災區觀光如何復甦?
八八災後屆滿半年,通往災區的道路也陸續搶通,但是攸關災區發展的國土復育和國土規劃,進度仍然延宕,許多已被認定為不安全或潛在危險的區域,未來要如何發展,仍然沒有定案。尤其是大部分的災區,都具有高度的觀光價值,包括阿里山、寶來、藤枝等遊樂區,高雄縣要興建寶山到藤枝之間的纜車(山神飛翔計畫-寶來藤枝自然生態文化園區),阿里山也計劃興建高山纜車,希望透過纜車觀光,一方面取代破碎的山區道路,一方面也可以創造新的觀光利益。
但是寶來、藤枝和阿里山,在這次風災中受創慘重,在國土發展的思維中,當地還適合發展觀光?如果要降低使用壓力,蓋纜車會比做公路來的環保嗎?而且貓纜是前車之鑑,薔密颱風造成貓纜T16纜柱移動,影響纜車安全,阿里山和藤枝的地質在風災後更為脆弱,目前還適合興建纜車嗎?尤其興建纜車所費不貲,高山纜車的投資是否會在下一次風災中消失殆盡?
然而觀光是許多災區產業重建重要的方式,以貓纜和日月潭纜車的營運經驗來看,都為當地帶來許多收益,災區觀光景點蓋纜車,是一帖救產業的猛藥嗎?但是在國土計劃仍未定案之際,如果纜車所帶進的觀光壓力,超過災區能負荷的乘載量,是否又是另一個釀成災害的危險因子?
政府推動災區重建,阿里山、寶來、藤枝的觀光能重建嗎?尤其觀光重建牽涉到國土規畫與復育方向,在一切法案尚未明瞭之前,政府如何推動兩地的觀光重建?觀光重建如何兼顧國土復育?在地居民面對家破部落毀壞的現況,該遷村?還是在地重建家園?觀光能帶給他們未來的希望嗎?
來賓介紹
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 主任 張德政
高雄市綠色協會 總幹事 魯台營(高雄縣政府環境景觀諮詢顧問)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 退休教授 張石角
地球公民協會 執行長 李根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