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99/12/12 南部開講-五都背債5千億! 財劃法遲未修訂 開源節流?債留子孫? 五都如何過錢關?
來賓介紹
高雄市財政局局長 雷仲達
台南市議員 林俊憲
中山大學政治所所長 廖達琪
高雄大學政法系教授 廖義銘
選舉落幕,五都市長抵定,接下來,除了迎向升格後的施政遠景,全台還要共同面對,財政重劃、資源分配的問題。未來五直轄市,將掌握台灣六成的資源,許多學者認為,應該重視新版財劃法,依公式公平分配,還有增加地方自籌財源誘因的條件下,解決財政問題。
以目前五都的財務狀況來看,五位市長上班第一天,就得面臨加起來超過五千億元的負債,在財源增加有限、負債持續擴大的情形下,選舉開出的支票要能夠兌現,建設經費勢必捉襟見肘?其中台北市和高雄市的公共債務都超過千億,高雄和台南的負債情況嚴重,整年的歲入都不夠償還負債?為什麼地方財政會如此困窘?五都升格之後,舉債上限增加,這些城市的舉債問題會更加嚴重?
選後民眾該盯緊政府的荷包?市政建設需要錢,沒有具體財源的建設是不可能實現的?財源要從哪裡來?仰賴中央補助與統籌分配對嗎?中央政府財政非常困窘,這位老大哥已經無可指望了?蓋蚊子館、辦大型活動、放煙火、揮霍納稅人的錢、最後受苦的還是城市的民眾?要求政治人物兌現支票之前,民眾更要了解五都的財政問題與相關政策?
選舉敏感時刻,五都相關配套法案都遲遲未過,由於財劃法牽動未來五都統籌稅款分配方式、公債法涉及五都舉債方式、行政區劃法則影響行政區域整併,12月25日五都正式上路,這些配套法案有辦法如期通過嗎?尤其財劃法爭議不斷,4月行政院修訂草案時,就引起富都窮縣的批評,而且中央政府負債四兆多,23個縣市的債務也超過法定上限,地方財政難自主,中央也喊窮,在這樣的情況下,財劃法如何修得讓各方都滿意?要讓中央、地方財政情況改善,財劃法修正?訂出統籌分配公式?中央多釋出千億經費?就能夠解決問題?公債法放寬舉債額度,會讓地方財政更惡化?
面對各縣市的財政困境,目前的財政政策出了什麼問題?中央拿權又拿錢?地方自治難以實踐?地方在喊窮之餘,要如何拿出開源節流的本領?市長上任之後,中央與地方要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