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1/11/09-南部開講-休耕補貼減半? 農業有生機?

節目來賓:
科技農夫 蘇建鈞 
旗美社大主任 張正揚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陳吉仲



為了要活化休耕農地,農委會最近提出因應方案,不但將休耕補助從一年兩期改為一期,一甲地的休耕補助金額,從原本九萬只剩四萬五,如果十一月立院審查通過,最快明年一月一號上路。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國一年有二十萬公頃的農地休耕,其中更有五萬公頃的農地一整年完全沒有耕種,不只荒廢了,有的還製造鼠害跟病蟲害,尤其目前政府力推小地主大佃農計劃,休耕地也使得大佃農難以整合農地?租金一定要高過一年9萬元?造成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再加上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2%,休耕補助也造成台灣自產糧食大幅下降?未來不利於糧食安全?未來休耕補貼減半,這樣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 不過休耕老農也有意見,他們擔憂沒了補助,也沒錢買青肥,反而會讓土地荒廢?讓更多優質農地提早消失?目前農業縣立委群起反彈,擔心老農未來生計成問題?並非他們不願意耕種?也並非不願意出租農地,而是因為農業人口大幅銳減?沒有年輕人願意下鄉種田?雲林縣也反彈,認為11月修法、明年1月上路太倉促?應該要給一兩年的時間當作調適期?政府要好好宣導?否則美意又變成惡法?但是陳保基說對的政策就應該義無反顧去做?這樣對嗎?而且當初許多農地被迫休耕,現在減半補助合理嗎?是否違反當初的信賴原則?而且休耕減半配套如果沒做好,反而老農沒福利?年輕人不願意種田?然後農地依舊荒蕪?這樣的政策反而是多輸? 許多農民不信任政府政策?擔心農地出租就收不回來?也擔心農保資格會消失?政府應該要給民眾信心?但是政府之前推離農津貼,希望鼓勵老農出租土地,7.2億的補貼全都沒人領?政策怎麼會那麼失敗?因為宣傳不夠?還是農民根本不想出租土地?又或者寧願休耕也不要出租?如果離農津貼政策都失敗了,休耕補貼減半政策豈不引起更大的反彈?民眾能信任農委會政策嗎? 目前政府推動的休耕新制,有辦法吸引人才回流嗎?如果人力資源沒接上,休耕新制可能讓更多良田變荒地?活化土地、鼓勵人力回流,農業看起來會回春?但是問題最大的還是農產產銷和價錢問題,最近高麗菜價暴跌,原因又出在搶種造成供過於求?產銷一直出問題,如何讓農產品能維持好的價格?如何吸引人力回流?未來休耕地若全部耕種、除了管控國內產銷,也需要協助農業找到外銷機會,農委會需有更多的做法與配套,才能讓休耕活化政策走的下去?目前農委會準備好了嗎?別讓好的政策倉促出爐、反而變成多輸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