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5/01/01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彰化溪州

西螺大橋、西螺老街都很有名,但是橋的另一端是?
這集節目跨越西螺大橋,要帶大家到彰化溪州!

彰化溪州,是「溪水上的沙洲」,位在濁水溪壤土肥沃的沖積扇上,盛產稻米、芭樂、包心白菜,還有各種園藝苗木。

溪州農產富饒,這趟小旅行當然要從舌尖先開始啦!節目首先帶大家遊覽水尾社區的農村風情,吃台式菜頭粿、一探神秘的無花果園、還要到乳羊場喝一杯溫熱的羊乳。吃飽喝足,接著拜訪農村詩人吳晟的樹園,呼吸芬多精的芳香。廣植台灣本土樹種的園地,經過15年經營樹苗已成樹林,詩人親身實踐「十年成樹,百年成材」的生態環境理念,是國內最知名的平地造林典範之一。

而這塊不用農藥、不施除草劑的樹園,進一步成為溪州生態復育的基地。結合生態學與農業等多種專業的年輕團隊,細細檢視當地的地景與產業,推出「水田濕地復育計劃」,要在農業生產集約的溪州,重建鄉村生態系。他們還將溪州大街上百年日式「成功旅社」改造成農用書店與文化推廣據點,要讓旅人從老屋的故事,開始認識他們摯愛的溪州。

農鄉改造到底改變了什麼?他們為什麼可以翻轉「里山」、打造最適合在地的生物多樣性模式?

10511(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敬請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一起走進彰化溪州,看見深耕農鄉的力量。
· 公視網路同步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104/12/25 南部開講-為食安把關 餐桌上的基改秘密?

這些年,食安風暴不斷的從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食物一個個爆開來,而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公噸以上的黃豆,其中高達九成都是基改黃豆為維護學童吃的安全,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學校衛生法》,未來中小學營養午餐,將全面禁止使用基改食品,包括基改黃豆、玉米等生鮮食材,以及基改豆類加工品、豆漿都在禁用之列,新制最快下學期開始實施。

除了校園禁用基改,大家更擔心校園之外的基改問題,衛福部規範食品標籤透明,目前包裝食品標示夠完整? 賣場的食品標籤怎麼看? 常喝的手搖杯飲料,裡面的高果糖糖漿也可能是使用基改玉米製成? 飲料店如何明確標示? 台灣人愛喝豆漿,愛吃豆腐等黃豆製品我們怎麼分辨「非基改」和「基改」黃豆的差異? 有黑色肚臍的就是基因改造黃豆,是真的嗎? 未來餐廳、路邊攤的食品,若含有基改物質,都必須按規定標示「基因改造」,資訊透明後,民眾就能安心食用?
在生活中,我們吃的食物還有多少是基改作物製成? 它對人體是否有高風險危害?透視餐桌上的基改秘密,如何靠自己吃出安全的三餐

節目來賓: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發起人 黃嘉琳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xcw9RZTzijI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104/12/25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為食安把關 餐桌上的基改秘密?

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體健康到底有沒有危害? 過敏? 腫瘤?
美國人都把基因改造黃豆外銷,自己反而不吃,傳言是真是假?
除了黃豆,油菜、木瓜、鮭魚也有基改成份?

深受基因改造作物噴灑過多農藥之苦的阿根廷,有三萬名醫界人士連署要求禁用?
關心食安的人,對於上述問題一定都不陌生,其實台灣食用黃豆幾乎都從國外進口,其中九成都是基因改造,為了保障孩童飲食安全,立法院趕在這個會期的最後一週,三讀修正學校衛生法,決議基改食品全面退出中小學校園營養午餐,包括基改黃豆、玉米等生鮮食材,以及豆腐、豆漿、豆皮等基改加工品,預計最快下學期開始禁用。

校園禁用基改食品,是否表示基改有問題?既然校園禁用,為什麼坊間不禁用?基改是否全面禁用,有很多爭議?基改為什麼爭議大?支持的認為沒有健康風險的證據,反對的卻擔心可能有健康風險,該相信哪一邊?基改對於人類健康有何影響? 餐桌上還有多少食物,可能有基改秘密?  

12/25(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基改食物大解密,如何靠自己吃出安全的三餐?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節目來賓: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發起人 黃嘉琳
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104/12/18 南部開講-拿房子來養老? 退休人生如何規劃?

政府三年前推出「以房養老」政策,讓有房的長輩,可以將房子抵押給政府,希望透過房屋抵押換取生活津貼,不過卻無人申請,有鑑於國內人口老化趨勢明顯,最近有銀行業者推出新一代「以房養老」不動產活化方案,貸款成數最高七成,利率最低2.13%,每月最多領4萬,不必擔心退休後「窮得只剩下房子」,只要年滿65歲,名下有房屋的,就能拿房子抵押換現金。台北市也推出公益型的以房養老,每月可拿到15千元至43千元的生活費,除了由政府或銀行主導的以房養老,社福單位的版本則是融入長照服務資源,讓長輩老有所居,還能照護安養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養老金準備成為國人退休後最重要的理財規劃,但缺少老人福利政策的台灣社會,「以房養老」在台灣可行嗎? 目前各國推以房養老有三種方式,政府和銀行使用的是逆向抵押貸款,讓老人可以在自家終老一生,對民眾來說是最好的方案? 和拿房子去墊款借錢有何不同? 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開支與醫療照護,以房養老如何從社會經濟資源、生活照顧及健康維護3大面向,讓老人能經濟自主,也能減輕政府的社福財政? 政府如何接軌老年照護政策,提供老人居住的安全和需求

節目來賓: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教授 林哲群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 賴碧瑩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伊佳奇
中華民國勞務士協會理事 張凱翔

歡迎加入【公視-南部開講】粉絲頁
FB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fref=nf










104/12/18南部開講節目預告:拿房子來養老? 退休人生如何規劃?

「養兒防老」已經過時,合作金庫日前推出國內首宗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讓有房子的老人不必擔心「窮得只剩下房子」,可活化不動產,留在自己的房子內終老,以65歲在台北擁有一棟價值2000萬房的人為例,一個月可領4萬元,台北市政府也推出公益型的以房養老,每個月撥款新台幣1.54.3萬元不等的生活費。

台灣在三年前就曾經推出過以房養老,卻乏人問津,為什麼? 和「以房養老2.0版」有何不同? 商業型「以房養老」、公益型「以房養老」、社福單位結合照護服務的「以房養老」各有何利弊? 如何選擇? 民間團體認為,以房養老應該要銜接長照政策,讓民眾不僅保有房子,還能在家終老,政府的長照政策如何接軌?

台灣在邁入高齡化社會後,如何好好利用這項社福政策?讓老人能經濟自主,也能減輕政府的社福財政?另外多了一筆退休金,如何利用未來的長照服務,提供老人居住的安全和需求?除了以房養老的選項,自己的退休財富如何規劃? 12/18(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

節目來賓: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教授 林哲群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 賴碧瑩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伊佳奇
中華民國勞務士協會理事 張凱翔

104/12/11南部開講-在地旅行-苗栗農村社運小旅行

因淺山地形的條件,苗栗南庄曾是樟腦、煤礦和稻米的貿易重鎮,後來這些產業也隨著農村人口高齡化、青年外流嚴重而逐漸沒落,在苗栗的南庄,有一群關心台灣農業發展的青年學子,因為在地田野調查,意識到農村的人力、產業文化正在慢慢流逝,為翻轉農村的命運,於是他們將一棟老房子改造為「老寮」青年旅舍,希望藉由老寮讓更多旅行的人們從這裡出發,認識這片山林,體驗當地的歷史讓更多年輕人可以重燃起對農村的熱情,同時也集結當地農產文創特色,並策劃許多和在地有關的深度旅行,希望將一級到四級的產業鏈重新打造起來,把這塊土地的美與故事傳遞給更多人。

另外有一群長期關心環境教育的人,為了推動台灣在地的里山生活他們在苗栗苑裡成立「裡山塾」教育學堂,以友善環境為起點,希望透過各種農事耕作體驗,教導民眾了解農業與飲食之間的重要,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信賴關係,實踐人與農業生產、環境和諧共存。

這一集我們將帶大家一起沿著先民的足跡,跟隨在地人腳步,體驗早期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並透過有趣的插秧、割稻活動,一起來了解如何友善環境及農耕背後的辛勞。

▶▶Youtube線上收看:https://youtu.be/xluHulVggQ0
歡迎加入【公視-南部開講】粉絲頁
FB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fref=nf

104/12/11南部開講節目預告:在地旅行-苗栗農村社運小旅行

苗栗這幾年陸續發生大埔土地徵收、縣府發不出薪水等負面新聞,但其實苗栗是一個擁有完整淺山地形的地方,非常符合聯合國正在推廣的里山倡議概念,有一群人看見了這個珍貴的資源,不捨這片土地被摧毀而站出來替它發聲。

在苗栗山線的南庄,曾經在反大埔土地徵收時激昂抗爭的青年,事件過後他們收起了激情,駐點在南庄老街附近,開起了背包客棧『老寮』,也規劃了許多在地小旅行,希望利用時下流行的背包客旅行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讓他們可以從旅行中了解在地所發生的公共議題,也為社運轉型開闢另一條路。
  
而另一群為土地發聲的人『觀樹環境教育基金會』,也看上苗栗淺山地形的優勢,在苗栗海線的苑裡打造了一個教育學堂『裡山塾』,透過各種農事體驗,來實現里山生活和了解台灣的農業問題,期望從教育來翻轉台灣的環境和農業政策。

本週五(12/11) 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將帶大家前進苗栗,看看這裡正在發生的人與土地的故事。

104/12/4南部開講-GDP難保1 出口連九黑 無薪假創四年新高 台灣經濟走向崩潰?

受到全球總體經濟惡化及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加上紅色供應鏈迅速崛起等衝擊,台灣今年出口連續九個月負成長,傳產、製造業、科技光電業訂單大受影響,GDP陷入「保一」戰,不少大企業傳出裁員減薪,無薪假的人數更創四年新高,經濟學者馬凱預言,台灣經濟不只衰退,更是走向崩潰

當前台灣面臨的經濟困境出口衰退政府如何找回流失的經濟動力? 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對台灣IT產業將造成重大衝擊? 台灣該如何因應? 政府如何協助企業重新調整產業供應鏈,進行產業的轉型?

節目來賓:
政治大學資管系講座教授 梁定澎
前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台灣區總裁 呂學正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 辛翠玲
工作貧窮與租稅政策研究室召集人 洪敬舒







104/12/4南部開講節目預告:GDP難保1 出口連九黑 無薪假創四年新高 台灣經濟走向崩潰?

台灣11月無薪假人數創四年新高,出口連續九個月負成長,今年GDP恐怕難保1,經濟學者馬凱預言,台灣經濟成長率明年會降至零,台灣經濟不僅衰退,更是走向崩潰。面對這樣的經濟困境,台灣又處於新舊政府交接的看守期,各界紛紛喊出現在是產業轉型的最後時機,台灣在這個關鍵時期,政府又該如何點燃經濟動能?

受到國際外銷衰退、蘋果供應鏈銷售不佳、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等影響,台灣今年景氣大壞,馬凱表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年代已經過去,台灣八年來產業未轉型,只依賴中國經濟的動能,未來恐怕不會再有如此光景,就算要尋找下一個世界工廠,還需要五到十年,在電子業前景悲觀下,台灣IT產業如何殺出重圍?台積電不畏懼紅色供應鏈,認為台灣優勢仍在,但隨著紫光個案大肆併購的威脅,台灣電子業的機會和挑戰在哪裡?

蔡英文提出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生醫生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創新經濟是台灣轉型的關鍵?這道理大家都知道,喊了十年多不見成效,問題出在哪裡?台灣的製造業該如何轉型? 12/4(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鎖定公視13頻道「南部開講」,台灣經濟快滅頂? 朝野還在放選舉假?

節目來賓:
政治大學資管系講座教授 梁定澎
前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台灣區總裁 呂學正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 辛翠玲
工作貧窮與租稅政策研究室召集人 洪敬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