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2019/4/19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空污如何解? 高雄能看到藍天?

高雄秋冬空汙嚴重,韓國瑜市長競選時,也將解決空污問題列為主要政見,一上任後,環保局長接連夜宿興達港、大林蒲,聽取當地居民意見,困擾高雄幾十年的空氣汙染,真的找到解決之道?韓市長就職百日以來,高雄的空氣變好了?環保團體認為全台最老舊的燃煤電廠「興達電廠」,是空雄空污嚴重的元兇之一,高雄市如何監督興達電廠?環保局有條件核發興達電廠34號機組的展延許可證,並且要求,興達電廠在每年的10到隔年3月期間,減少5成的生煤使用量,並且逐年遞減,另外,12月到隔年2月,34號機組,至少停止運轉一座,以有效降低汙染,能解決興達電廠的污染問題?

楠梓周遭的仁大工業區未來的去留,也是韓市府上任後需要解決的問題,經濟部在20多年前,曾經承諾大社工業區的遷移,後來改成降編為乙級工業區,但一直沒有實現,高雄市政府都委員通過降編,但是市府和中央要如何規劃仁大工業區的發展?仁大工業區降編之後,當地的石化產業何去何從?可以降低楠梓區域的空污問題?仁大工業區又該如何轉型?

高雄擁有全台灣最多的煙囪數,中央政府也在高屏空品區試辦總量管制,環保署認為去年中南部空污紅害減少二成,但高雄居民真的有感嗎?面對秋冬季節幾乎天天不良的空氣品質,高雄市政府有什麼短程、中程與長期的規劃?市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有感?

節目來賓:
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  吳家安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  葉光芃
屏東環保聯盟創會理事長  洪輝祥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王敏玲

歡迎按讚加入公視南部開講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