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回家的路安全嗎? 復學.醫療.交通全都缺? 八八返鄉準備好?!



八八水災重創高雄縣那瑪夏鄉、桃源鄉,經過半年的重建腳步,高雄縣長楊秋興指示要災民在21日搬回村裡居住,但是許多村民擔心返鄉之路仍然不安全,包括部分部落仍然被劃為部份或全部不安全,山上的農田也部份流失,學生回鄉復學也充滿不確定性,對於村民來說,這條返鄉之路,似乎不像縣府想像中順利。


週四那瑪夏鄉民北上前往立院陳情,對於縣府目前處理重建的方式有諸多不滿,他們希望返鄉,但更希望山上的環境能更安全,希望孩子的復學、老人家的醫療都更有保障,尤其鄉民一再提出的中繼避難屋的提案,一直沒有被政府接受,擔心在政府的效率考量下,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要再面對災難的恐懼來襲。

尤其目前有許多部落的安全報告尚未出爐,民權、寶山、勤和、樟山等村的複勘還沒有結論,許多民眾對於部落安全也存有疑慮,現在執行返鄉政策,是否過於倉促?再者要求每位村民都要返鄉,個別差異與需求,政府考慮到了嗎?村民一直要求能有一個中繼屋設計,讓他們能有更長的時間,在返鄉和永久屋之間做出選擇,但是政府站在公平性,遲遲難以對中繼屋有任何承諾,「災民」為主體以及「政府效能」為主體的思維間,中繼屋政策可行嗎?

未來重建之路依舊漫長,政府如何給原民信心?如何讓民眾返鄉沒有疑慮?尤其五月汛期又將來臨,道路、部落如何避災?如何面對下次的大風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