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2/06/28-南部開講-能源從哪來?再生能源有效嗎?

節目來賓: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組長蘇金勝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高應大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 艾和昌



馬總統這個月全台趴趴走為台灣能源政策背書,要讓民眾了解台灣的能源現況與問題,這個禮拜高雄也舉辦「能源革命論壇」,希望了解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狀況,在石油逐漸耗損、oil peak可能來到的情況下,隨著而來的可能就是逐漸上漲的能源價格,將使得國際運輸、各國產業生產成本逐漸攀升,全球化的經濟模式受到考驗,新興能源與再生能源成為本世紀全球最重要的議題,國際現況與脈動為何?全球的能源發展將有什麼趨勢?美國開發頁岩氣有突破性發展,對於全球天然氣供應的影響為何?台灣能進口更便宜的天然氣?加拿大的油砂提煉技術、南北極和各海洋的石油探勘技術能紓解能源吃緊的問題?台灣能以不變應萬變?除了傳統能源的發展,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現行以鈾作為核能發電的方式應改變,這也不是唯一的核電方式;應該研發可以代替鈾,且對人體不會有影響的新核能發電方式,例如可抽取海水利用氫的核融合,比用風力、太陽能好」,抽取海水利用氫的核融合是什麼技術?還得等30年才能開發? 
全球競相發展再生能源,但是也懷疑再生能源能否補上傳統能源的缺口?到底太陽能、風電的不穩定性真的那麼高嗎?環保團體不停提出以太陽能取代核電,是否可行?台灣面積狹小,以近期風電的環境抗爭來看,要用太陽能、風電取代核電有一定的難度?再者太陽能和風電的發電效率遠遠不及核電,以目前在網路上最夯的比利時太陽能高速公路來看,發電量遠遠不及核電,再以台灣的電力需求來看,這兩項再生能源都很難成為台灣的主力發電?
除了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生質能可行嗎?可以多利用休耕地發展生質能?台灣有20萬公頃休耕地,可以製造多少生質能?生質能源的效益大嗎?目前屏東發展「篦麻」,能源生產效率比玉米、大豆還高?台灣其實有不少原生植物,很適合發展生質能?不過之前全球性的糧價大漲,除了氣候因素,也源自於作物轉利用生質能?生質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的配比,生質能的發展性如何?除了生質作物的發展,屏東近期也利用養豬場的沼氣希望進行發電,透過養豬場的廢棄物發電,發電效益如何?這類的廢棄物發電比生質作物要更有環保回收概念?就連垃圾也可以發電?
不少學者認為台灣的地熱、洋流具有發電潛力,事實如何?大自然的能量,都能轉換成電力?地熱、潮汐、洋流穩定度比太陽能、風電高?目前台灣的研究進度到哪?這些發電方式容易實現?在新核電未上路之前,這些多元性的替代能源,有辦法取代現行核電?核電仍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選項?

1 則留言:

  1. 再生能源,主持人與來賓這集的討論很到味了,要實踐能源民主化,
    必須有微電網技術, 能源儲存與電力轉換技術, 資通訊電力需求預測與管理, 加上家戶能負擔的發電裝置或區域電廠建置, 移峰才有效果, 這些技術台灣都有能力研發,是 能對全球的科技力展現, 只是可能還要等等,關乎投入研發的能量,政策,和價格,終歸願意不願意投入的問題,核研所是有在研發,未來是多久能夠採用就不知道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