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了拼經濟,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納入國際醫療,想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來台就醫、健檢、醫美,賺外國人的錢沒什麼不好,但如果把醫療商品化,磁吸走更多四大科與及重症的醫護人力,是否會排擠到國人醫療資源,使得五大皆空的問題更為嚴重?
贊成方認為,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韓國都在搶國際醫療的大餅,台灣醫療水準不比人家差,為何不搶?
反對方認為,這些國家發展國際醫療以後,已經出現排擠國人醫療資源、醫療費用提高、醫師流失等問題,日本醫師也擔心造成醫療階級化而公開反對醫療觀光。
台灣其實早就在做國際醫療,去年達23萬人次,產值130億元,納入自經專區,民間團體的擔心會不會發生? 國際醫療台灣一定得走的方向?如果是,政府的政策和配套該如何調整?今天晚上八點到九點「南部開講」邀請醫界人士理性對話,讓大家了解這項政策的利弊得失。
來賓: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楊志良
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 洪子仁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 余尚儒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執行委員 陳宥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