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03/09/05 南部開講-化危機為轉機? 氣爆炸出高雄產業轉型契機? 高雄如何許自己一個未來?

石化產業是高雄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為高雄創造大量的經濟產值,但是也帶來環境汙染以及健康危害的風險。高雄近十年來,不斷試圖扭轉工業重擔與宿命,希望從工業城市轉型為智慧城市,褪去工業城市的代名詞目前高雄想做綠能、觀光、文創、遊艇、知識等產業,這些產業發展能突破困境?

工業城市該怎麼轉型?相較於斯德哥爾摩和西班牙巴塞隆納來看,工業城如何變成歐洲的綠色首都?瑞典斯德哥爾摩南方的哈馬比生態城,原本是一座高汙染的舊工業城區,在政府推動綠色都更發展多樣綠色能源之下,如今成功轉型為新低碳生態城也改變了哈馬比垃圾城的形象。另外,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透過企業、政府、大學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合作,讓老舊的工業區變身為智慧綠能的新興發展區。

過去國家政策把高雄定位為工業城市,這次高雄氣爆意外掀開石化的風險,中央與地方,應該要痛定思痛,重新思考石化轉型的問題以及未來石化發展方向,以斯德哥爾摩和巴塞隆納工業轉型的經驗,高雄如何學習?如何打造零風險城市的環境?

來賓: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副教授  曾梓峰
中山大學政經學系主任  辛翠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