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2/27該打還是不打? H1N1疫苗到底安不安全?
該打還是不打? H1N1疫苗到底安不安全?
不良反應案例頻傳 民眾施打疫苗意願降低
第三波高峰期來勢洶洶 全民防疫前功盡棄?
新流感疫苗開打至今,全台已有481萬人完成接種,但是其間陸續有民眾紅腫過敏、暈針等不良反應,甚至傳出孕婦流產、青少年神經麻痺等意外,這禮拜一又傳出台中的劉小弟死亡意外,家屬懷疑和新流感疫苗有關,他的醫師父親也準備對國家提告,雖然疾管局保證這些意外事件和疫苗施打並無關係,但是民眾人心惶惶,質疑疫苗的安全性。
一項政策要成功,就必須做到與民眾的完整溝通,新流感疫苗從一開始國光生技緊急生產,到疾管局全民施打的宣傳,都無法讓民眾了解施打疫苗的利弊得失,包括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不良反應等等,再加上國光疫苗上市之後,第三階段的實驗、追蹤與回報並不完整,也讓民眾難以相信政府在處理流感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的透明度與執行力,再加上媒體的擴大報導,使得一個原本應該是立意良好的全民抗疫政策,變成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抵制。
H1N1的第三波高峰,極可能在這個月底之後再次爆發,政府要如何贏回民眾的信任?國光疫苗是否具有潛在的風險?國光和諾華的疫苗效果或影響,有什麼不同?施打疫苗可能有哪些副作用?如果不良反應和個人體質有關,哪些人不適合施打?民眾在施打疫苗後要如何觀察自己的健康?身體出現哪些反應要特別注意?民眾該如何因應後續的醫療措施?政府與醫療體系如何緊密合作,追蹤並透明化每一項案例?尤其H1N1對於世界各國都是一個新的流行疾病,疫苗的防疫功能也備受檢驗和挑戰,台灣政府該拿出什麼態度?
相較於三月H1N1剛爆發期間,全球面對新流感的大恐慌,經過半年,不管是專家或民眾,都表示H1N1病毒並不若想像中的凶猛、疫情也沒有繼續擴大,民眾現在可以卸下防疫警覺嗎?九歲以下的孩童,應該要儘快施打第二劑?青壯年需要施打?或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在疫情減緩的此時,全民抗疫的政策應該要有所調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