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糧食戰爭一觸即發?! 缺糧?基改?肥胖? 糧食背後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台灣首度舉辦的亞太綠人大會,上禮拜在台北登場,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兩百五十位環保人士參與,要討論哥本哈根氣候協議後,亞太綠黨的下一步。重量級人物包括吐瓦魯總理葉雷米亞,以及印度環保運動先驅Shiva都親自出席,表達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的憂心。其中Shiva多年來,在印度協助農民對抗基因改造、跨國公司、與貿易自由化等勢力,以她為主角的紀錄片《牛糞傳奇》,更讓台灣看到全球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問題與危機。



隨著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台灣也越來越依賴糧食進口,但是我們對於全球的糧食體系,卻缺乏關心,尤其大型跨國企業控制下的糧食與食品工業,不只剝削農民、農村經濟,扭曲了農業生產過程,也讓消費者陷入食品安全的風險中。

根據聯合國統計,2009年全球每天挨餓的人口,首次超過10億人,缺糧會成為本世界重要的生存議題?暖化嚴重、水源缺乏,這些自然因素的改變,如何影響食物的供給?更荒謬的是,人類現在的糧食生產總量,遠遠超越歷史上的任何時刻,為什麼飢荒更加嚴重?相對於飢荒越來越嚴重,肥胖與過量飲食的超重人口,也超過13億人之多,是什麼問題,造成全球過胖與饑荒同步成長?

大型跨國企業認為飢荒嚴重,大力推廣新一波的綠色科技革命,也就是基改糧食的推廣。基改作物號稱可以抗蟲、抗除草劑、抗旱、抗寒,基改技術是糧食生產的救星?在印度、在巴西,基改真的帶來農民的幸福?在基礎糧食作物生長空間受到壓縮、極端氣候導致全球可耕作面積減少的情況下,透過基改技術,真的能提升糧食產量?躲在基改糧食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大豆、玉米這兩項大量使用基改的作物,從餐桌上的食材、飲料店的糖精、寵物飼料、肉類飼料一直到工業用品,看不見的大豆和玉米,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政府該如何管制?

超級市場的食品一籮筐,民眾看似有多樣的選擇性,但是是我們選擇食物?還是食物選擇我們?超市和食品公司形成了新的共犯結構?越來越多的糖、鹽、添加物,塑造了消費者的口味?也犧牲了人民的健康?面對糧食背後許許多多看不見的真相,消費者要有什麼意識?如何為自己的健康,做出選擇?面對龐大的糧食商業體系,我們的消費行為該如何調整?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如何建立城鄉、消費者與小農間的友善關係?






播出時間:5月9日(日) PM 19:00-20:00(Live)



來賓介紹
台大農藝系教授 郭華仁
綠農的家負責人 洪輝祥
綠黨發言人 潘翰聲
主婦聯盟常務理事 黃淑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