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梅雨季通過考驗了嗎? 路毀.橋斷.土石崩 下雨就成孤島 莫拉克災區脆弱超乎預期?


梅雨季節來臨,結構最完整的鋒面上禮拜抵達,一口氣在南投、嘉義、高雄降下200毫米的雨量,幾乎要達到土石流紅色警戒標準,使得八八風災後地質脆弱的阿里山、桃源、六龜和甲仙等山區多處發生坍方,災後便道和便橋不但緊急封閉,部分更是被溪水沖毀,居民再一次受困在部落,就像身在孤島一樣。

這次的累積雨量雖然只有莫拉克的十分之一,但是也在南部山區造成大小災情,一聽見雨聲,彷彿如臨大敵,脆弱的山區到底生了什麼重病?八八風災重創高雄縣山區,滅村、山崩,震撼景象餘悸猶存,莫拉克超大雨量,掃到山區遍體鱗傷,至今殘存後遺症?第一波的雨季才剛到,未來連綿的梅雨季可能對中南部山區造成更大的傷害?尤其國外研究團體推估,西太平洋年底恐轉為反聖嬰現象,秋冬颱風機率大增,數量也將比往年多上許多,八八災區的防救災,面臨嚴峻考驗?




尤其在八八過後,全國傾全力做好災區的復建與防備災,但是一場規模不大的梅雨鋒面來襲,橋照斷、路照毀,八八災區的復建工作通過考驗了嗎?這次也傳出屏東霧台有民眾失蹤的消息,山區的防備災措施真的過關了嗎?而且一場200公釐的豪雨,就造成山區那麼大的破壞,災區防災的警戒標準,是否需要調整?在颱風季節尚未來臨之前,我們可以做好什麼準備?


目前高屏溪的疏濬作業依舊慢如牛步,台東太麻里溪的堤防工程,上兩週才正式發包出去,那瑪夏的避難小屋現在也剛開始動工,經過九個多月的重建,備災防災的措施進度如何?雨季將來,山區國土又面臨考驗?不管是重大公共工程、山區民眾的身家安全,該如何保障?

來賓介紹
原鄉重建基金會董事長 戴明雄
氣象主播 李富城
台大土木系教授 李鴻源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宏宇
call out:莫拉克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 陳振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