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那比侵台,直接重創高高屏平原區域,豪雨淹水也讓重創南部地區的農、漁產地,根據農委會最新統計(9/22),颱風總共造成屏東、花蓮、台南、高雄等縣市,農業災損金額達到33億9762萬,超過3萬公頃的農地受災,而漁產損失也相當可觀,損失金額超過7億,高雄有四百多公頃魚塭受損,屏東也有三百多公頃,其它包括畜牧業也有超過2億元的損失
去年莫拉克重創佳冬、林邊的養殖業,今年凡那比直擊永安、彌陀,去年倖免於難的高雄縣養殖業,在這次風災中幾乎血本無歸,永安的石斑、彌陀的虱目魚,都受到重大的打擊,這麼龐大的養殖業損失,反映在西南國土的利用上,我們有什麼省思?在養殖設備、環境的改良與營造上,養殖業要永續經營,我們該提出什麼辦法?
今年的農損雖然沒有去年莫拉克的嚴重,但是年年颱風都對農漁民造成極大的損失。農漁牧業的特性,就在於過程中必須不斷投入資本,不管是肥料、飼料、疫苗、還是工錢,都必須等到貨品賣出的那一天。中間的天災人禍,還是當時的價格不好,都得農民自行承擔。由於台灣天災不斷,加上農業的風險性,農委會在1986的韋恩颱風之後,設立了「韋恩颱風受災漁戶復舊、復建及復耕貸款計畫」,並且在1991年訂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提供現金救助或低利貸款。雖然農業天然災害補助對於農民來說,僅是杯水車薪,卻也無奈的成為農民唯一的保命丹。
但是農損補助缺失一堆,對農民的現金補貼不夠,低利貸款又帶來經營上的壓力;而且發放標準從寬,甚至淪為浮濫,更是威脅政府的財政;尤其甚者,災損補貼更成為政治角力的場域,農民的利益也成為政治人物喊價的綁樁問題。面對農損問題,要如何讓農民無後顧之憂?除了政府補助,有更好的方法嗎?美國以農業保險為主、以災後補助為輔,台灣能效法嗎?
面對農損災難,世界各國施行已久的農業保險制度,對農民有什麼好處?檢少損失?能平抑物價?也能分擔社會承受農災的風險?中國近年積極發展農民保險,以社會保險的思維協助農民面對災難,這樣的保險制度,能套用在台灣嗎?目前台灣也實施豬隻死亡保險,成效如何?減少病死豬流入市面?也讓豬農減少災損?套用在養殖、農業上,可行嗎?要落實農業保險,政府該要如何準備?
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台灣又是天災頻繁區域,農業與糧食越來越重要,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嗎?我們要如何提出一套機制?保障台灣的農業安全?目前只有災害補貼,足夠嗎?在國土利用、避災技術、農產保護等面向,如何看台灣的糧食與農業安全?農民要有什麼意識?政府又該如何因應?
來賓介紹
屏東縣副縣長 鍾佳濱
高雄第一科大 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 周百隆
屏科大 動物科學與畜產系教授 夏良宙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 洪輝祥
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綠色革命 從高雄開始? 不必買車 共用一台車 綠色交通最新風潮:共享交通
隨著石油價格高漲以及節能減碳的浪潮,綠色交通也成為五都選舉候選人共同簽署的政策方向,只是綠色交通聽來抽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能認為綠色運具就等於單車或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在目前全球的綠色交通浪潮中,除了台灣既有的大眾運輸系統之外,還帶來了哪些新觀念?新的交通載具的發明?尤其台灣各地政府搶蓋捷運、輕軌作為政績導向,例如台北市的捷運網路、新北市要蓋三環三線、台中、高雄則持續規劃重軌或輕軌的運輸系統,在台灣財政負擔日重之際,政府支出還能負擔這些交通建設嗎?在全世界的綠色交通概念中,難道非得重軌、輕軌運輸才能提供城市交通的便利?
除了巴西庫里奇巴的BRT公車系統,改良了大眾運輸的觀念,巴黎的公共單車與不萊梅的汽車共享,都成為近十年城市綠色交通的新興觀念,這類將「私人載具」變成「公共運輸」的新觀念中,全球有哪些重要的案例?共享交通和一般的租車服務、共乘有何不同?共享交通要如何運作?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為什麼共享交通可以為目前擁擠的交通環境,帶來更有綠色觀念的改革?以台灣目前的環境,共享交通的觀念能被落實嗎?
但是在國外行之有年,且成果不俗的綠色交通制度,拿來台灣,就能複製成功經驗嗎?以高雄為例,這幾年紅橘捷運兩線開通、公車數量與接駁增加、政府興建大量的單車道,並且引進公共單車系統,甚至被CNN評選為亞洲五大單車城市之一,愛河也有太陽能發電的觀光船,這些交通硬體與軟體建設,多數都是在國外成功的綠色交通措施,但是對高雄來說,卻難以提昇公共運輸的使用率,以公車為例,四年來從5%爬升到12%,捷運一天平均13萬人,對於150萬人的大城市來說,公共運輸的功能不彰,綠色交通的效能自然難以顯現。為什麼這幾年,即使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建構高雄的綠色交通措施,卻難有相對應的績效?台灣的交通習慣問題?交通路網仍然不足?面對機車、汽車年年成長,私人載具是台灣要走向綠色交通最大的障礙?國外有哪些抑制私人載具的政策?台灣行得通嗎?共享制度可以讓私人載具轉換成公共運輸?在民眾使用習慣和政治選票的考量下,台灣能夠落實綠色交通嗎?政府該要有所魄力?
除了巴西庫里奇巴的BRT公車系統,改良了大眾運輸的觀念,巴黎的公共單車與不萊梅的汽車共享,都成為近十年城市綠色交通的新興觀念,這類將「私人載具」變成「公共運輸」的新觀念中,全球有哪些重要的案例?共享交通和一般的租車服務、共乘有何不同?共享交通要如何運作?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為什麼共享交通可以為目前擁擠的交通環境,帶來更有綠色觀念的改革?以台灣目前的環境,共享交通的觀念能被落實嗎?
但是在國外行之有年,且成果不俗的綠色交通制度,拿來台灣,就能複製成功經驗嗎?以高雄為例,這幾年紅橘捷運兩線開通、公車數量與接駁增加、政府興建大量的單車道,並且引進公共單車系統,甚至被CNN評選為亞洲五大單車城市之一,愛河也有太陽能發電的觀光船,這些交通硬體與軟體建設,多數都是在國外成功的綠色交通措施,但是對高雄來說,卻難以提昇公共運輸的使用率,以公車為例,四年來從5%爬升到12%,捷運一天平均13萬人,對於150萬人的大城市來說,公共運輸的功能不彰,綠色交通的效能自然難以顯現。為什麼這幾年,即使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建構高雄的綠色交通措施,卻難有相對應的績效?台灣的交通習慣問題?交通路網仍然不足?面對機車、汽車年年成長,私人載具是台灣要走向綠色交通最大的障礙?國外有哪些抑制私人載具的政策?台灣行得通嗎?共享制度可以讓私人載具轉換成公共運輸?在民眾使用習慣和政治選票的考量下,台灣能夠落實綠色交通嗎?政府該要有所魄力?
陸客破百萬! 陸客商機2000億? 自由行開放在即? 台灣如何賺?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全球觀光市場多呈萎縮,但是去年全年來台旅客人數卻創下新高,達到四百39萬5千人次,成長一四.三%,其中中國觀光客貢獻最大!光是去年一整年,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數就高達97萬2千人次,今年陸客更超越日本客,成為台灣第一大主要客源,一月到八月就已經突破1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開放兩年,根據觀光局的統計,至少為台灣帶來超過611億元的收益,根據業界推估,未來只要開放自由行,中國觀光客商機更將高達2000億
回顧這兩年來的陸客觀光財,其中最大的消費支出是購物,比重高達49.68%,每人每日約115美元花在購物上面,甚至比日本客人還高,而中國觀光客購物的前三名分別是:名特產、珠寶或玉器類以及名牌,過去兩年,中國觀光客有展現驚人的消費力嗎?環島團遊的過程,觀光客到高雄愛買鑽石、到台北買鳳梨酥,為什麼?哪些縣市有得利?過去兩年,中國觀光客帶來多大商機?
只是這些人民幣,台灣真的賺到了嗎?因為市場殺價競爭,造成品質低落,吃不好、住不好,觀光客在台消費的金額也逐步下滑,從最初開放平均每人每日消費295美元,2009年跌到232美元。旅行業也批評都是特定飯店、特定遊覽車、特定商店賺走了陸客財,甚至很多中國觀光客,體驗台灣之後,根本沒有信心再來第二趟,未來開放自由行,台灣各行各業都能賺到嗎?面對自由行商機,團進團出的競價陋習,會因此改變嗎?台灣提供的旅遊服務足夠嗎?自由行帶來的商機,真的比團客還要大?團客經驗不佳,台灣對自由行客人,還有什麼吸引力?我們要如何設計?政府該怎麼做?
但是自由行何時才能開放?兩邊政府目前喬不攏?觀光局說最慢明年八月就能上路,那潛在的觀光客會是什麼模樣?觀光局規劃的門檻是要能提出相當的資產證明,並且曾經到台灣觀光或商務的旅客,這樣的規定合理嗎?是否影響自由行的商機?這些潛在的客源,年輕多金?短天期旅遊?定點深度旅遊?和一般的背包客一樣嗎?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旅遊服務?還有一年的時間,瞄準陸客商機,台灣準備好了嗎?哪些人可以因此受益?想要搶自由行財富的民眾,現在投入市場,是好時機?該做什麼準備?
回顧這兩年來的陸客觀光財,其中最大的消費支出是購物,比重高達49.68%,每人每日約115美元花在購物上面,甚至比日本客人還高,而中國觀光客購物的前三名分別是:名特產、珠寶或玉器類以及名牌,過去兩年,中國觀光客有展現驚人的消費力嗎?環島團遊的過程,觀光客到高雄愛買鑽石、到台北買鳳梨酥,為什麼?哪些縣市有得利?過去兩年,中國觀光客帶來多大商機?
只是這些人民幣,台灣真的賺到了嗎?因為市場殺價競爭,造成品質低落,吃不好、住不好,觀光客在台消費的金額也逐步下滑,從最初開放平均每人每日消費295美元,2009年跌到232美元。旅行業也批評都是特定飯店、特定遊覽車、特定商店賺走了陸客財,甚至很多中國觀光客,體驗台灣之後,根本沒有信心再來第二趟,未來開放自由行,台灣各行各業都能賺到嗎?面對自由行商機,團進團出的競價陋習,會因此改變嗎?台灣提供的旅遊服務足夠嗎?自由行帶來的商機,真的比團客還要大?團客經驗不佳,台灣對自由行客人,還有什麼吸引力?我們要如何設計?政府該怎麼做?
但是自由行何時才能開放?兩邊政府目前喬不攏?觀光局說最慢明年八月就能上路,那潛在的觀光客會是什麼模樣?觀光局規劃的門檻是要能提出相當的資產證明,並且曾經到台灣觀光或商務的旅客,這樣的規定合理嗎?是否影響自由行的商機?這些潛在的客源,年輕多金?短天期旅遊?定點深度旅遊?和一般的背包客一樣嗎?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旅遊服務?還有一年的時間,瞄準陸客商機,台灣準備好了嗎?哪些人可以因此受益?想要搶自由行財富的民眾,現在投入市場,是好時機?該做什麼準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