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介紹:
山城花語常務理事 王坤煌
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 陳美惠
屏東霧台鄉阿禮部落頭目 包基成
八八水災迄今三年,一千多個日子以來,在遷村、永久屋、道路重建等等爭議中,大部分的重建規劃上了軌道,居民也投入地方產業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危機或許也是一種轉機,人民重新反省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更慎重面對環境與開發的選擇,而這樣的思維與觀念,也建立在他們的家園與產業的重建計畫,傳統農業的村落,開始思考有機與安全農業的可能性,仰賴觀光發展的部落,也開始嘗試生態旅遊的模式,城市與鄉村的對話與支援系統也慢慢建立。八八災後,重建區的產業也開始轉型,而這樣的轉型,能帶給台灣什麼樣的改變?
觀光是多數災區另一項重要產業,高雄的南橫三星、寶來溫泉、屏東的台24線都在八八風災中受創很深,這三年來,災區觀光復甦緩慢,不過也讓很多人思考未來觀光要如何走?霧台是屏東受創最大的地區,包括吉露、阿禮、佳暮、大武都面臨遷村的困境,其中魯凱族最古老的部落阿禮,僅剩4個家庭留在山上決心在地重建。雖然人力單薄,但是他們延續災前的信念,以生態旅遊作為產業重建的方向,也希望搬進永久屋的族人,未來返山能一同投入。這一年多來的時間,阿禮的魯凱族人發展生態旅遊遇到什麼困境?災區要做觀光重建,阿禮的生態旅遊能成為典範嗎?政府該如何繼續給予支持?
嘉義的山美部落,八八災前以達娜依谷的生態觀光著名,美麗的河谷景象、豐富的溪流生態,高山鯝魚的復育計劃,更是當地重要的觀光資產,但是災後山林變色,許多過去賴以為生的觀光資源一夜消失,這三年來,他們如何重新打造家園?如何透過生態旅遊讓達娜依谷恢復觀光生機?而屏東、嘉義透過生態觀光結合山林復育的概念,對於台灣未來山林開發與部落經濟的發展,可以帶來什麼省思?尤其颱風又將近,民眾擔憂山區安全問題、近期更傳出山老鼠砍伐大樹問題,如何透過生態旅遊作為部落經濟的機會?也作為山林保育的種子團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