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2017/7/14 南部開講節目預告:oBike搶佔停車格? 政府該如何因應共享趨勢?

從上禮拜開始,大家在附近公園、捷運站,可能會看見很多黃色的單車,這是從新加坡引進的共享單車oBike,最大特色是隨借隨停,各地都是還車點,便利性超過公共自行車,4月登台後、會員人數已經超過50萬人,但隨借隨停的特性,也衍生都市交通亂象,特別是大量佔用機車停車格,網路上掀起抨擊聲浪,究竟oBike是什麼?補足大眾運輸系統的最後一哩路?打著共享名號、佔用公共空間營利的生意?面對共享交通的趨勢,帶給台灣什麼衝擊與省思?

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這是新科技的引入,所以法令一定要想辦法跟上,其實從uberoBike,新創技術來到台灣,前期都和台灣社會的習慣或法規有嚴重的衝突,台灣政府在行政或法規上,一直沒有跟隨世界趨勢轉變?對於台灣要發展新創產業,政府的因應反而是最大的阻礙?但新北市長朱立倫提出另一個觀點,oBike真的是所謂的共享機制?還是打著共享名號的營利行為?當企業的商業行為與公共利益衝突,政府要如何解決?以新加坡為例,他們如何管理oBike停放的問題?為什麼oBike進軍台灣,沒有把相關的配套帶進來?繼續造成台灣的爭議亂象?

單車和城市規劃該如何結合?台灣要發展單車系統,相對應的停車、接駁等配套都要到位,尤其是公民素養的培養,騎乘單車要注意什麼?這些都應該融入教育之內,面對全世界競相發展共享模式,台灣希望成為新創科技島,我們在觀念、法規、技術和文化上落後多少?如何跟上? 7/14(周五)晚上八點到九點公視「南部開講」,面對oBike的共享交通亂象,台灣該如何建立單車管理與文化?

節目來賓: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高雄市交通局主秘   黃榮輝
oBike亞洲區市場總監    蔡涵宇
台灣城市單車聯盟理事    周盟桂
台南應科大管理學院院長   熊正一



▶▶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outhtalk
▶▶公共電視網路線上直播: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