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02/10/18 南部開講-中國旅遊法上路?! 高雄旅遊業慘兮兮? 短空長多? 自由行配套有跟上?

來賓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副理事長  楊賢能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部落客  戴勝通
高雄市導遊協會榮譽理事長  陳錫堅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游智惟



中國月初實施「旅遊法」之後,台灣旅遊和精品業者業績慘兮兮,叫苦連天,尤其高雄旅行業者生意直落,一天本來約5000人次陸客來高雄,現在一天只來12000人,中國旅遊法對採購團有嚴格規定,將造成短期衝擊,影響的是團客市場送客數量,長遠來看,可以改善削價競爭、低價攬客、零團費及不合理的購物現象,對於中國旅客權益、市場秩序都有保障,對於兩岸的旅遊品質是提升的,與目前交通部觀光局實施的優質團是一致的?這只是短空長多,台灣觀光業不用擔心?
不過高雄業者非常緊張,為了迎接陸客經濟,旅遊業早花大筆投資,現在團客管制變多,對高雄旅遊業有多大影響?高雄有近四分之一以上觀光團來自中國大陸,陸客又以購物行程居多,平價飯店更是他們住宿的主要選項,高市府有必要協助受影響的業者改善質與量?以因應未來優質團進入高雄的接待品質與需求?高雄過去大部份依賴陸客團,現在應該轉型吸引自由行?中央儘速與中國方面釐清確認,同時調整增加自由行名額,以協助業者渡過陣痛期?
陸客團大減,未來恐怕要靠自由行?台灣目前自由行品質好嗎?目前台灣自由行選擇有限?仍然是環島七日遊?自由行產品呈現碎片趨勢,使旅遊者實現自由組合打包旅遊產品,以滿足更個性化的需求;團隊遊產品往特色深度遊、主題遊趨勢發展?尤其中國旅遊消費者的需求正處在從單一觀光型到觀光度假,再到需求多元化的多層次並存和逐步過渡的階段。遊客對盲目的逛景區感到疲憊,希望更多的感受當地民俗文化,台灣政府和旅行社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深耕產品內容?提高服務品質?
十月一日陸客來台自由行人數,創下開放自由行以來的紀錄,甚至超過了團客的人數。然而台灣準備好接待大量湧入的自由行陸客嗎?在太魯閣自由行陸客發微博抱怨,台灣好行班車竟是中型巴士,一小時一班車,回花蓮的陸客等了兩班車都上不了車?自由行陸客的拼車行為,全被黑車司機與民宿老闆包攬?相較於團客的團體行為,自由行陸客的吃、住、行,需要自己解決或得到幫助。這些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在顯示台灣政府一再重申,要提高自由行陸客人數,來彌補團客的損失,事實卻是,台灣似乎還沒有準備好?更沒有周詳的計畫與配套,來接待自由行客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