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3/02/14 南部開講-環境災害風險大 防災型都更有必要? 真都更? 假防災? 政府葫蘆賣什麼藥? 如何打造真正的防災城市?

來賓: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會委員 陳士章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王价巨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最近大屯山區發生地震,連帶讓民眾思考大台北地區的防災問題,台灣是地震災害的高風險區域,加上北部都會區住宅大多屋齡老舊,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表示一旦台北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最慘將震垮4千棟大樓;因此,內政部研擬推出防災型都更,計畫5年砸下90億元,將在雙北市找尋3處安置基地,更新雙北市約5500戶老舊住宅,透過拆遷安置方式推動防災型都更。

根據內政部初步規劃,防災型都更將採兩種方式進行,第一種是拆遷安置方式,先選定具危險、急迫性及易推動地區優先推動示範更新地區,以500戶基地大小為原則,接著找出拆遷安置基地,北市找1處、新北市找2處,規模合計2.5公頃(換算約7562.5坪),興建安置住宅優先安置拆遷住戶。第二種方式則是針對老舊建物提高耐震強度,主要鎖定中低災害地區,如建築物老舊,未達更新年限或整合不易更新改建的建築物,可透過老舊建物提高至5級耐震強度工程補強或修繕來改善,以降低建築結構面對地震災害侵襲之影響。

民間團體表示,此方案幾乎不可能執行成功,原因是內政部如何認定與挑選危險、急迫性的示範更新地區,即便選定又要如何告知民眾搬離,尤其是高達500戶住家,沒有幾戶民眾會願意搬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斷層帶範圍相當寬廣,必須整條一起做而非僅做示範單位,且連專家都不敢斷言及明確劃定斷層帶,這部分又由誰來認定。

都更從防災為出發點是相當正確,不過要有整體的防災規劃,尤其是高達6級以上的大地震發生時,多數建物會出現毀損而導致無法使用,因此,政府應該將重點放在災難發生後避難措施與規劃,包括避難所的整建、避難動線的規劃與設計,以及急救措施與生活必需品的準備,甚至是臨時的衛生設備等各方面。以日本為例,社區旁會規劃避難所、甚至是避難池與化糞池,避難路線也規劃完善,一旦發生災難,便可立即發揮作用,政府應該朝這方面研究與規劃,而非僅針對建物改建,只會淪為房地產的開發價值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