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燃料價格暴跌腰斬,每桶甚至跌破五十美元大關,台電購買燃料省下的成本達九十三億元,換算下來每戶可獲得八百元的回饋金。為了因應電價透明化的呼籲,經濟部也將改變目1959年制定至今的電價計算方式,提出新的浮動電價公式,一方面可以讓電價資訊透明化、因應國際能源價格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能減少台電的虧損狀況。面對低國際能源價格時代,台灣的電價在浮動機制下,可能會有調降空間?對民眾將有什麼影響?
另外為了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台電從去年七月也推出3.1億度的綠電認購,每度電附加1.06元,就能購買綠色電力,然而實施半年來,民間認購只有434萬5400度,達成率僅百分之1.4,成效不彰,民眾不想自願買綠電,價格太高?資訊不透明?代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出現大挫敗?歐洲、澳洲都要執行碳足跡、綠色產品的政策,台灣企業為什麼不購買綠電,減少碳足跡?環保團體對於這個政策也不支持,為什麼?不是真正的綠電?台電沒有綠電的獨立電網,花大錢仍使用火電或核電?因應再生能源發展的綠電認購政策,未來還有兩年的試辦期,政府該如何改善?
來賓: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主任 葉宗洸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洪申翰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 洪輝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