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部長原本推估四月底單日確診破千,沒想到直接破萬,台灣疫情擴散速度超乎預期?指揮中心說好的超前部署,疫苗、快篩試劑、口服藥物有準備好?
新冠肺炎未來醫療趨勢將會如何發展?根據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全球性病毒來看,在經歷幾波疫情後會逐漸達到群體免疫,病毒毒性減弱,重症及死亡減少?現在omicorn就在這階段?
指揮中心要民眾自主應變? 自主應變基準是什麼? 快篩實名制正式上路,我們該如何善用醫療資源?目前大多輕症在家隔離,醫療配套足夠充沛去協助?1922和衛生局電話根本打不通,有問題如何求助或自救?
節目來賓:
前疾管局局長 蘇益仁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2022/04/22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彰化市 古城創生
【卦山村內】
你所沒想到的八卦山新風貌,
集結來自不同領域的職人們,為生活注入新美學,
具備獨立又團結的空間,讓場域變得多變與活力,
將在地的情感融入在創作中,在卦山村建出夢想的形狀。
【古城鐵道創生】
十二股道歷經各式火車的來來去去,
日治時期遺留下的百年扇形車庫,成了座會動的博物館,
鄰近的台鐵宿舍保留早期建築特色,到了夜晚也持續飄香,
連結過往與現今的記憶,讓彰化的故事能夠被留下。
【忠權社區發展】
以狗為主題傳達快樂友善之意的忠權社區,
善用各方資源,與居民一同打造出社區魅力,
從市容美化到社區服務,讓這成為宜居小鎮
引領其他六個社區,期許一同邁向共好環境。

在地旅行彰化市 古城創生
完整版:https://youtu.be/zV90tWXKk1w
2022/04/22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彰化市 古城創生
在地旅行【卦山村內】
卦山村集結一群創業青年,以此為起點共同築夢,
從文藝創作到美食饗宴,感受職人們的美學生命力,
讓場域成為溝通的媒介,在創新中也能與在地連結,
讓八卦山不僅是彰化精神象徵,也化身為孕育地方文化之搖籃。
在地旅行【古城鐵道創生】
全台僅存一座的彰化扇形車庫,
彷彿活的博物館般,感受台灣鐵道歷史足跡,
為曾經荒廢的台鐵宿舍區,點亮深夜的光,
結合大佛與日本元素,玩轉出彰化新據點。
在地旅行【忠權社區發展】
諧音「忠犬」的忠權社區,跟著狗腳印來場小鎮漫遊,
牆上繪製繽紛的3D彩繪,為社區帶來熱鬧人潮,
面面俱到的社區服務將忠權社區打造成一個宜居社區,
關懷長者到社會勞動,領航其他社區一同學習成長。
2022/04/15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防疫減災新路線?! 台灣疫情高峰將來臨? 減災策略能落實?
今日本土確診首度破千,疫情擴散比預期快,台灣防疫減災新路線能夠擋得住疫情海嘯?依照新加坡、香港、南韓的疫情發展模式,台灣每天新增確診有可能上升到十萬人?我們準備好了嗎?
疫情危險族群包含12歲以下的學童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而老人沒打疫苗更是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最大威脅,一旦疫情海嘯來襲,醫院勢必很快塞滿,醫藥崩壞能避免?
政府目前規劃好輕症在家照護的指引,自主防疫成重要關鍵,從快篩、藥物到生活用品,我們該作好什麼準備?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義大醫院執行副院長 林俊農
中西醫雙證照醫師 翁銘佑
2022/04/15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台灣疫情高峰將來臨? 減災新策略有效?
台灣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有沒有可能步上香港或南韓後塵?每天新增確診數以萬人計?隨著確診人數大增,台灣防疫策略將轉為:輕症居家照護,居家照護怎麼做?從快篩到藥物,該做好什麼準備?
不少專家說,covid-19最終就是每個人都至少會感染上一次?抱持這樣的心態會不會太快鬆懈防疫意識,讓疫情擴散失速?現在很多民眾都認為反正早晚都會得的,已經不太注意自我防護,試圖控制疫情擴散速度有意義嗎?做得到?面對可能每天數以萬人確診,生活周遭隨時有人確診的可能發展,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準備和心態去因應?
節目來賓: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王宏育
義大醫院執行副院長 林俊農
中西醫雙證照醫師
翁銘佑
2022/04/08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高屏溪山裏食小旅行 (林園汕尾、旗山溪洲、美濃)
【林園汕尾小旅行】
譽為在地威尼斯的汕尾,位於高屏溪口與海的交會處,
漁業產業發達,從鰻魚到石班養殖皆聞名全台,
從國小開始推動帆船運動,讓海洋融入生活中,
用心關懷環境生態問題,廢棄溼地也能再次重生。
【旗山溪洲小旅行】
香蕉的故鄉-溪洲,擁有著劉克襄一嚐難忘的香蕉美食,
除了古早味道地美食外,棟棟百年的閩南式古厝也隱身在小鎮中,
在裝飾工法中發現先人智慧與對後人的祝福,
每處眉角皆述說著台灣當代回憶,一窺往年生活風貌。

高屏溪山裏食 完整版:https://youtu.be/BIS0OV1raOw
【高屏溪山裏食】
里山加上食農,在美濃進行新一代的山裏食文化
烹煮來自大自然的風味,源自土地的餐具來陪伴,
珍惜萬物的原則,讓舊物轉化為工藝重現在生活中,
透過手的溫度,建造出會呼吸的家園。
2022/04/08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高屏溪山裏食小旅行 (林園汕尾、旗山溪洲、美濃)
在地旅行【林園汕尾小旅行 】
位於高屏溪出海口的汕尾,是座被煙囪所埋沒的旅行秘境,
介在河海交會處,可以看見汕尾從古至今的文化發展,
村民致力保護海岸環境,在污染後也能生態再生,
從三不管的原始紅樹林,變為守護倒立水母的濕地公園。
在地旅行【旗山溪洲小旅行 】
你有嚐過香蕉湯嗎?傳說中香蕉的故鄉就在溪洲,
全台獨有的滋味-香蕉湯與香蕉包,古早味擄獲眾人味蕾,
走進巷弄中,處處看見百年閩南式古厝的建築美學,
每間古厝承襲傳統也結合自身特色,在不同建材下看見屋主背後的故事。
在地旅行【高屏溪山裏食】
在高屏溪流域創造里山生活與食農文化,
將藝術介入農村,讓舊材重回土地,
使用天然建材,建出用手雕塑成的房屋,
在古早味中尋回過往的記憶,放置於陶器上感受生命的無限可能。
2022/04/01 公共電視 南部開講預告:在地旅行 嘉義縣阿里山
在地旅行【美哉 阿里山】
樹齡千年的神木佇立在阿里山,
猶如歷史的見證者般,年輪證明著台灣從古到今的縮影,
延續在日治時期學習到的永續精神,
讓林木在阿里山上生生不息,即使放倒也能在原地造就更多生物。
在地旅行【時光 阿里山】
隨著日治時期遺留下的建築與故事,踏入時光隧道,
雲海造型的阿里山郵局,將感動寄送到每個角落,
具百年歷史的阿里山賓館,迎接來來去去的旅人們,
保留著古色古香原貌,氣象萬千的美景盡收在眼底。
在地旅行【氣象 阿里山】
阿里山氣象站為高山氣象研究新紀元的起源處,
也是保留著日式美學的古蹟建築,
工作除了氣象資料搜集外,也積極協助地方創生,
即使在自動化的年代依舊可以走向人群,服務更多人。

公共電視13台:4/1 (五)20:00-21:00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