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每週五18:30,公視13頻道,請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走進在地,感受地方共好共生的溫暖力量,用心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場貼近土地的深刻體驗,傾聽故事,感受脈動中的生命力。 在地旅行將會一同與各位觀眾走進巷弄、踏入田野、深入原鄉,傾聽它的故事,觀察它的脈動,尋找生命力,看見希望與未來!

104/7/24 南部開講-電動機車政策失敗? 還是產業新契機?

目前國內機車約1400萬輛,是機車使用密度極高的國家,平均每二個人就有一輛,車輛的高度成長,使得廢氣排放的污染量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人體健康,為了減少機車燃燒所產生的廢氣污染,來,政府為能提高民眾騎乘低污染零排放的電動機車,以取代傳統的燃油機車的意願,推出各項加碼補助優惠,不過綠能低碳的電動機車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卻不如預期

台灣推廣電動機車已有一段時間,電動車發展仍處於牛步的成長,目前讓民眾少了購買電動機車的誘因,最主要的疑慮就是電動車如何能和汽油或柴油車一樣,方便且快速取得能源,再者是電動車即使有補助,售價仍然偏高電池續航力不足及充電便利性問題,政府該如何提升國人對使用電動機車的普及率?

最近市場有款智慧電動機車非常令人注目,可以透過手機、電池交換站進行車輛性能的管理,扭轉了過去電動車的充電需求,號稱是機車界的iphone,不過這款智慧電動機車非常昂貴,而且電池交換的月租費也略為偏高,市場能接受? 隨著e化潮流,未來機車也進入智慧年代,成為新世代環保節能的交通工具?智慧化的發展,對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的推動,是一個新的機會

節目來賓: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台灣電動機車發展協會理事長 黃枝樹
台南大學綠能系教授 黃鎮江
林晟國際公司副總 劉佩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