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102/12/27 南部開講-看見台灣 國在山河破? 山林濫墾誰的錯? 公民合作 屏東阿禮.社頂 如何開創山林保育典範?

來賓:
阿禮部落頭目 包基成
社頂部落發展文化促進會前總幹事 蔡正榮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陳士章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陳美惠


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讓政府與民眾寫實地看見台灣破碎山河的現況,繼莫拉克風災後,山林保育與超限利用再度成為社會討論的重點,尤其清境農場、九份、汐止等地的超限利用,在中央與地方引發激烈的爭議。到底台灣的山林該怎麼運用?過去日本政府、國民政府都純粹以「經濟思維」進行山林利用,造成造林、伐木等環境議題的爭論,現在的山林保護該要有什麼心的思維?屏東的阿禮部落,在部落、林務局與學界的三方合作下,走出生態與產業永續共存之道,也榮獲今年的國家永續獎,從八八重創阿禮部落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阿禮部落如何走出災難?甚至變成山林保育的新典範?在部落經濟、民間共識、政府參與等面相中,阿禮部落如何走出新的方式?

在山林保育的趨勢中,清境農場的觀光、梨山的農業似乎成為環境保護的相互拉扯?屏東的台24線在八八風災中受創很深,這四年來,災區觀光復甦緩慢,不過也讓很多人思考未來觀光要如何走?其中魯凱族最古老的部落阿禮,曾經僅剩4個家庭留在山上決心在地重建。雖然人力單薄,但是他們延續災前的信念,以生態旅遊作為產業重建的方向,也希望搬進永久屋的族人,未來返山能一同投入?這四年多來的時間,阿禮的魯凱族人發展生態旅遊遇到什麼困境?災區要做觀光重建,阿禮的生態旅遊能成為典範嗎?政府該如何繼續給予支持?

屏東的阿禮部落、恆春半島,都將生態旅遊作為山林保育和居民生計的來源,為什麼連續幾年都能獲得社區大獎、國家永續的肯定?這樣的運作模式,在其他地區為何無法達到?以這次清靜的案例來看,中央政府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地方政府需要合作配合?相關法令也得要修正?屏東的經驗是什麼?住民、政府和外來支援系統,如何使得這樣的生態旅遊模式得以發展?要解決台灣的山林保育問題,屏東經驗如何推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