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宗旨

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是「南部開講」節目的意圖與希望,「草根」、「本土」不等同「俗」、「沒水準」,除了論壇式的討論,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透過「在地旅行」系列,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透過社區營造、守護土地與環境,找到重生的契機,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最在地的關懷,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

對抗不景氣 農業有錢途? 農再條例救得了農村未來?

播出日期:
98年12月28日

邀請來賓:
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張正揚
台灣鄉村展望學會執行長 張添基
白河蓮花農人 薛弘明
雲林「小地主大佃農」青割玉米團團員 陳德祥


討論內容:

處處都是失業潮 青年返鄉務農有出路?


景氣大壞,失業率節節上升,光十一月就有50萬人失業,都市人每天愁眉苦臉,但是對於農村來說呢?農村生產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農村生活有受到不景氣的壓力?這一波不景氣,意外使得農村子弟返鄉度寒冬,年輕人回鄉工作如何因應不景氣?返鄉工作對他們有什麼幫助?提供經濟來源?還是紓解不景氣的壓力?這波子弟回鄉,能解決農村人口外移、老化的問題?




漂鳥計畫、新農業運動提供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工作的契機,有人適應不良,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他們是如何找到人生的第二春?年輕人返鄉工作應該注意哪些調適?這次的不景氣是年輕人投入農村的新契機?農村青年如何在逆勢中,找到生存的機會?農業是不景氣中的好選擇?也是農村找回生機的機會嗎?




農業生產沒錢途? 農再條例救得了農村未來?

人口外移、產業凋零一直是台灣農村發展最大的困境,從過去李登輝時代到馬總統上任,60萬農民的生計一直是農業政策的主軸,但是為什麼從農發條例到扁政府一連串的農業政策,農村困境難解決?反而爭議越來越多?農發條例使得農地自由買賣,農村沒發展,反而變成台灣觀光農舍到處蓋?政策傷人,傷的多嚴重?




馬總統上任推動農再條例,想要彌補過去農業政策問題,卻引來農村團體的韃伐,農團批評是精英式的政策?到底什麼才是在地的觀點?農村再生是什麼?「再生」一詞引自日本,為的是要振興在地產業,台灣農村目前有推動再生的基礎嗎?日本如何推動農村再生?在地想要何種再生方式?




農委會口口聲聲要農民相信他們,農再條例通過將對農村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到底有哪些幫助?可以解決農業產值不足?可以改造農村景觀?讓農民活的更有尊嚴?土地整合後,可以推企業農作?也可以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對農民生計益處良多?企作生產能改善目前農業經濟產值不足的現象?小地主大佃農目前的成效?

但是農村團體卻認為,農再條例是不折不扣的毀農政策,尤其土地開發有許多疑慮?土地整合等於是摧毀小農的生產多元化?改變台灣農村長久以來的生產習慣?小農生產的價值在哪裡?再者,農村最核心的問題是生產問題,農委會不解決產銷制度的詬病,反而投入8000億蓋富麗農村,豈不倒果為因?




農委會認為小農生產缺乏效率,缺乏競爭力?企作生產能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產值究竟要如何提升?問題是出在耕地大小?或是農產市場機制?過去精緻農業、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的成果如何?農再條例反而扼殺台灣農業的發展?




探討農再條例 為農業?觀光?還是開發? 農村未來發展怎麼看?

農再條例最大的爭議在於第三章的土地開發,農委會想解決農地閒置過多?讓農地整合有效使用?提升農地的使用效率?地盡其利?但是經濟開發至上的思維,是否可能剝奪小農土地所有權?幫財團開了方便之門,有機會炒作農地?甚至納併公有地?增加官商舞弊的機會?但是農委會強調不會有土地炒作的機會,那該怎麼預防?透過縣政府和農委會的把關,就能杜絕一切的疑慮?3/5決就能代表社區民主的意見?是否符合台灣的農村現況?農地開發最大的疑慮在於都市邊緣的農村土地,是否有加速都市化的問題?




如果農地都變成建設、變成休假觀光,農地都沒了,全部仰賴進口行嗎?對台灣的糧食供應有什麼問題?




找出農村活力 台灣農村沒特色? 推動再生真能找出在地文化?

農委會認為台灣農村缺乏特色,希望將每個鄉鎮都能營造成南投澀水社區的城鄉新風貌,透過農再條例才能整體規劃?突顯各地農村特有文化?對農村文化發展有幫助?農村團體反駁這只是讓農村觀光化,缺乏文化內涵?到底什麼是農村文化?農村休閒要如何發展?如何享受農村的休閒旅行?美濃是怎麼做的?白河是怎麼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